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传染病论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论文

某中职学校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缩略语词表第11-12页
引言第12-15页
    1.艾滋病发展现状况第12页
    2.艾滋病与青少年第12-13页
    3.同伴教育发展背景第13页
    4.青少年与艾滋病同伴教育第13页
    5.中职学生艾滋病同伴教育第13-15页
1 研究对象及方法第15-18页
    1.1 研究对象第15页
    1.2 问卷调查第15-16页
        1.2.1 调查表设计第15页
        1.2.2 调查方法第15-16页
    1.3 干预方法第16-17页
        1.3.1 干预组措施第16页
        1.3.2 对照组措施第16-17页
        1.3.3 干预现场质量控制第17页
        1.3.4 干预后效果评估第17页
    1.4 统计分析第17-18页
2 研究结果第18-55页
    2.1 一般情况第18页
    2.2 干预前后艾滋病KAP调查情况分析第18-22页
        2.2.1 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第18-20页
        2.2.2 干预前后学生对艾滋病及艾滋病患者的态度调查情况第20-21页
        2.2.3 干预前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行为的调查情况第21-22页
    2.3 同伴教育效果分析第22-50页
        2.3.1 同伴教育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效果分析第22-35页
        2.3.2 同伴教育干预前后学生对艾滋病及艾滋病患者的态度调查情况分析第35-42页
        2.3.3 同伴教育干预前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行为的调查情况分析第42-50页
    2.4 干预后远期艾滋病KAP调查情况分析第50-55页
        2.4.1 干预后远期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第50-52页
        2.4.2 干预后远期学生对艾滋病及艾滋病患者的态度调查情况第52-53页
        2.4.3 干预后在校学生对艾滋病相关行为的调查情况第53-55页
3 讨论第55-58页
    3.1 目前中职学校学生预防艾滋病现状第55页
    3.2 艾滋病同伴教育的干预效果第55-56页
    3.3 同伴教育干预后近期与远期的效果讨论第56页
    3.4 建议第56-58页
        3.4.1 广泛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第56-57页
        3.4.2 注重对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第57页
        3.4.3 有计划地开展艾滋病同伴教育第57页
        3.4.4 重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第57-58页
4 结论第58-59页
5 创新和不足第59-60页
    5.1 创新第59页
    5.2 不足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文献综述第63-76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附表 中职学生艾滋病KAP调查问卷第76-81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型糖尿病患者C肽水平与房颤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福建省非政府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