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13-15页 |
·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主要结构 | 第14-15页 |
第2章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者绩效评价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5-21页 |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者定位 | 第15-16页 |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含义 | 第15页 |
·经营者定位 | 第15-16页 |
·经营者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17页 |
·战略管理理论 | 第17-18页 |
·激励理论 | 第18-19页 |
·价值管理理论 | 第19-21页 |
第3章 经营者绩效评价方法比较分析 | 第21-35页 |
·企业绩效和经营者绩效比较 | 第21-22页 |
·企业绩效评价和经营者绩效评价的比较 | 第22-23页 |
·现行经营者绩效评价方法 | 第23-27页 |
·简单财务指标构成的经营者绩效评价体系 | 第23页 |
·EVA经营者绩效评价体系 | 第23-25页 |
·BSC经营者绩效评价体系 | 第25-27页 |
·基于RPE的经营者绩效评价方法 | 第27-35页 |
·RPE理论 | 第27-29页 |
·基于RPE的经营者绩效评价方法步骤 | 第29-35页 |
第4章 构建基于RPE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者绩效评价体系 | 第35-51页 |
·评价体系特点 | 第35-36页 |
·指标X的选择 | 第36-42页 |
·基本财务角度 | 第36-39页 |
·行业特色财务角度 | 第39-40页 |
·经营者角度 | 第40-41页 |
·企业社会责任角度 | 第41-42页 |
·参照系指标X'的确定 | 第42-43页 |
·参数q的确定 | 第43页 |
·指标Y的确定 | 第43-44页 |
·指标Y权重的确定 | 第44-49页 |
·层次分析法(AHP)的具体用法 | 第44-45页 |
·运用AHP确定Y的指标权重 | 第45-49页 |
·指标处理、评级标准划分和计分方法 | 第49-51页 |
·指标处理 | 第49-50页 |
·评级标准划分和计分方法 | 第50-51页 |
第5章 案例运用和分析 | 第51-55页 |
·案例运用 | 第51-54页 |
·案例分析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