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红豆杉、紫杉论文

南方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建立及培养条件优化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0-17页
    1.1 红豆杉简介第10页
    1.2 紫杉醇研究进展第10-11页
    1.3 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第11-15页
        1.3.1 植物细胞培养第11-12页
        1.3.2 植物细胞组织培养获取天然产物第12页
        1.3.3 植物细胞获取及培养方式第12页
        1.3.4 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的研究进展第12-15页
    1.4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页
        1.4.1 课题来源第15页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南方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第17-27页
    2.1 材料与试剂第17页
        2.1.1 试验材料第17页
        2.1.2 主要试剂第17页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17页
    2.2 方法第17-20页
        2.2.1 外植体的消毒第17-18页
        2.2.2 丙酸钠在愈伤组织诱导中的抑菌作用第18页
        2.2.3 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第18-19页
        2.2.4 培养基种类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第19页
        2.2.5 细胞接种量对细胞悬浮培养的影响第19页
        2.2.6 培养基初始pH值对细胞悬浮培养的影响第19页
        2.2.7 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第19-20页
        2.2.8 悬浮细胞生长曲线绘制第20页
        2.2.9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0页
        2.2.10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20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0-25页
        2.3.1 外植体消毒第20-21页
        2.3.2 丙酸钠对外植体的作用第21-22页
        2.3.3 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外植体的诱导作用第22页
        2.3.4 培养基种类对南方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的影响第22页
        2.3.5 细胞接种量对南方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的影响第22-23页
        2.3.6 培养基初始pH对南方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的影响第23页
        2.3.7 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配比对南方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第23-24页
        2.3.8 南方红豆杉细胞生长曲线第24-25页
    2.4 讨论第25-26页
    2.5 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愈伤组织紫杉醇提取与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27-35页
    3.1 材料与试剂第27页
        3.1.1 试验材料第27页
        3.1.2 主要试剂第27页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7页
    3.2 方法第27-30页
        3.2.1 愈伤组织预处理第27页
        3.2.2 紫杉醇标准品溶液配制第27页
        3.2.3 最大波长的选择第27-28页
        3.2.4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8-29页
        3.2.5 方法学考察第29页
        3.2.6 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紫杉醇的提取检测及含量测定第29页
        3.2.7 紫杉醇提取条件的优化第29-30页
        3.2.8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30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0-34页
        3.3.0 方法学考察结果第30页
        3.3.1 薄层色谱及HPLC分析结果第30-31页
        3.3.2 提取溶剂对紫杉醇含量的影响第31页
        3.3.3 提取级数对紫杉醇含量的影响第31-32页
        3.3.4 单因素试验第32-33页
        3.3.5 正交试验结果第33-34页
    3.4 讨论第34页
    3.5 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南方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动力学研究第35-44页
    4.1 材料与试剂第35页
        4.1.1 试验材料第35页
        4.1.2 主要试剂第35页
        4.1.3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5页
    4.2 方法第35-37页
        4.2.1 悬浮细胞动态第35-36页
        4.2.2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36-37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37-42页
        4.3.1 南方红豆杉细胞干重、细胞活力、细胞紫杉醇含量和产量动态变化第37-38页
        4.3.2 南方红豆杉细胞培养过程中基质消耗动态变化第38-39页
        4.3.3 南方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动力学模型及其参数估计第39-42页
    4.4 讨论第42页
    4.5 小结第42-44页
第5章 南方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条件的优化第44-50页
    5.1 材料与试剂第44页
        5.1.1 试验材料第44页
        5.1.2 主要试剂第44页
        5.1.3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44页
    5.2 方法第44-45页
        5.2.1 蔗糖浓度对南方红豆杉细胞生长和紫杉醇含量的影响第44-45页
        5.2.2 氮源对悬浮培养南方红豆杉细胞生长的影响第45页
        5.2.3 磷源浓度对细胞生长及紫杉醇含量的影响第45页
        5.2.4 Ca~(2+)浓度对细胞生长及紫杉醇含量的影响第45页
        5.2.5 Mg~(2+)浓度对细胞生长及紫杉醇含量的影响第45页
        5.2.6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45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45-48页
        5.3.1 蔗糖浓度对南方红豆杉细胞生长及紫杉醇合成的影响第45-46页
        5.3.2 铵态氮和硝态氮比值对南方红豆杉细胞生长及紫杉醇合成的影响第46页
        5.3.3 总氮浓度对南方红豆杉细胞生长及紫杉醇合成的影响第46-47页
        5.3.4 磷源浓度对南方红豆杉细胞生长及紫杉醇合成的影响第47页
        5.3.5 Ca~(2+)浓度对南方红豆杉细胞生长及紫杉醇合成的影响第47-48页
        5.3.6 Mg~(2+)浓度对南方红豆杉细胞生长及紫杉醇合成的影响第48页
    5.4 讨论第48-49页
    5.5 小结第49-5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6.1 结论第50页
    6.2 创新点第50页
    6.3 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附表Ⅰ 几种常用培养基组成成分表第57-58页
附表Ⅱ 缩略词表第58-59页
附图第59-60页
作者简介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庐山毛竹扩张及其伐除防控对日本柳杉细根的影响
下一篇:九连山径流变化及水源涵养功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