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原理、原则和管理工作论文--建筑节能设计论文

绿建评价新国标后的河北省绿色建筑实践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目的第9页
    1.3 研究意义第9页
    1.4 研究内容第9-10页
    1.5 研究框架第10-11页
    1.6 研究方法第11页
    1.7 研究创新点第11-12页
第二章 绿色建筑理论研究第12-20页
    2.1 绿色建筑体系的内在属性第12-14页
        2.1.1 绿色建筑体系的概念理解第12页
        2.1.2 绿色建筑体系的组成第12-13页
        2.1.3 绿色建筑体系的主要特征:第13-14页
    2.2 绿色建筑与社会层面相关性研究第14-17页
        2.2.1 文化背景视角下的绿色建筑第14-15页
        2.2.2 自然视角下绿色建筑第15-16页
        2.2.3 环境伦理视角下绿色建筑第16-17页
    2.3 绿色建筑与经济的相关性研究第17-20页
        2.3.1 经济手段对于绿色建筑的激励作用第17页
        2.3.2 绿色建筑体系实现的经济手段的选择标准第17-19页
        2.3.4 绿色建筑与低碳经济第19-20页
第三章 新国标后的河北省绿色建筑评价中的差异与对策第20-34页
    3.1 国际上关于绿色建筑评价策略的分析研究第20-25页
        3.1.1 美国的绿色建筑质量评价策略(基于LEED的绿建筑质量评估体系认证)第20-22页
        3.1.2 英国的绿色建筑环境评估策略(基于BREEAM的建筑环境评估体系)第22-24页
        3.1.3 日本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估策略(基于CASBEE的绿建筑综合评估体系)第24-25页
    3.2 国内关于绿色建筑评价策略的分析研究第25-27页
        3.2.1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第三版)第25-26页
        3.2.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第26-27页
    3.3 国内外策略比较第27页
    3.4 河北省评价标准和国家评价标准的比较第27-34页
        3.4.1 基本规定部分省标与国标的对比第27-28页
        3.4.2 节地与室外环境部分省标与国标的对比第28-31页
        3.4.3 节能与能源利用部分省标与国标的对比第31-32页
        3.4.4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部分省标与国标的对比第32页
        3.4.5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部分省标与国标的对比第32页
        3.4.6 室内环境质量部分省标与国标的对比第32-34页
第四章 新国标后的河北省绿色建筑的相关管理及策略研究第34-44页
    4.1 民众引导策略研究第34-35页
        4.1.1 民众需求第34页
        4.1.2 民众参与第34-35页
        4.1.3 民众监督第35页
    4.2 开发引导策略研究第35-38页
        4.2.1 经济引导第35-36页
        4.2.2 政策推动第36-38页
        4.2.3 社会化评价第38页
        4.2.4 全过程监督第38页
    4.3 设计引导策略研究第38-40页
        4.3.1 开放性第38-39页
        4.3.2 专项设计管理第39页
        4.3.3 设计监督第39-40页
        4.3.4 设计服务延伸第40页
    4.4 施工引导策略研究第40页
        4.4.1 政策引导第40页
        4.4.2 施工监督第40页
    4.5 数字化思维下的政策策略研究第40-44页
        4.5.1 大数据下的绿色建筑管理政策策略第40-41页
        4.5.2 基于绿建数据库下的动态绿建奖励补贴第41-42页
        4.5.3 基于绿建数据库下的绿色建筑智慧化第42-43页
        4.5.4 基于绿建数据库下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第43-44页
第五章 新国标后的河北省绿色建筑实践研究第44-59页
    5.1 项目概述第44-45页
    5.2 项目设计情况第45-47页
        5.2.1 设计主要依据第45-46页
        5.2.2 节能设计概况第46-47页
        5.2.3 建筑专业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第47页
    5.3 绿色评价情况分析第47-59页
        5.3.1 总体情况分析第47-48页
        5.3.2 节地与室外环境分析第48-51页
        5.3.3 节能与能源利用分析第51-53页
        5.3.4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分析第53-54页
        5.3.5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分析第54-55页
        5.3.6 室内环境质量分析第55-57页
        5.3.7 提高与创新分析第57-59页
第六章 结论第59-61页
    6.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第59-60页
    6.2 研究不足第60页
    6.3 研究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6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邯郸站场改扩建过渡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研究
下一篇: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