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长沙市郊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2页
 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页
 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12-19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2-14页
     ·关于土地政策的研究第12-13页
     ·关于失地农民的权益与土地产权的研究第13页
     ·近年来国外有关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的政策及措施第13-14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4-19页
     ·关于农村土地产权与征用制度的研究第14-15页
     ·关于失地农民补偿标准及补偿方式的研究第15-16页
     ·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第16-18页
     ·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运营、监管的研究第18-19页
     ·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实践的探索第19页
 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9-21页
   ·研究思路第19-20页
   ·研究方法第20-21页
     ·文献研究法第20页
     ·问卷调研法第20-21页
     ·实证分析法第21页
     ·比较分析法第21页
 5 可能的创新点第21-22页
第二章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第22-28页
 1 相关概念界定第22-24页
   ·农民与失地农民第22-23页
   ·社会保障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第23-24页
     ·社会保障第23页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第23-24页
     ·失地农民与农民、市民在社会保障内涵上的区别第24页
 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主要理论第24-27页
   ·福利经济学说论第24-25页
   ·凯恩斯经济理论第25页
   ·公共产品理论第25-27页
   ·城市化理论第27页
 3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长沙市郊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第28-42页
 1 长沙市郊区土地征用概况第28-29页
 2 长沙市郊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状况调查第29-31页
   ·抽样方法及样本分布情况第29-30页
   ·调查问卷设计第30-31页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情况问题的维度构建第30-31页
     ·试测问卷的编制及其初测第31页
     ·式问卷的形成第31页
 3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31-39页
   ·被调查者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第31-32页
   ·征地前后失地农民就业情况第32-35页
   ·征地前后失地农民家庭收支情况第35-37页
   ·土地征用及补偿情况第37-38页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情况第38-39页
 4 失地农户个案分析第39-40页
 5 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2-50页
 1 征地补偿制度不完善第42-46页
   ·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晰第42页
   ·公共征地内容和范围模糊化第42-43页
   ·征地补偿安置单一第43-44页
   ·征地补偿标准及分配机制设置不合理第44-46页
 2 政绩观和经济利益双重驱动加快农民失地第46-47页
   ·思想认识上的缺陷第46页
   ·政绩观与经济利益加快城郊农民失地第46-47页
 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基金缺乏有效监管第47-48页
 4 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长久生计难以保障第48-49页
 5 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对策与建议第50-62页
 1 基层政府应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利益观与责任观第50-52页
   ·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与政绩观第50-51页
   ·调整政府与失地农民的利益关系第51页
   ·政府征地行为监督机制法治化第51-52页
 2 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提高征地安置补偿透明度第52-54页
   ·明确土地产权关系第52页
   ·严格控制土地征用范围及征地程序第52-53页
   ·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改进利益分配机制第53-54页
 3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参加商业保险第54-58页
   ·提供多样化的社会保障内容第54-56页
     ·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第54页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第54-55页
     ·失地农民医疗保障第55-56页
     ·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保障第56页
   ·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运营与监管第56-58页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第56-57页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与监管第57-58页
   ·鼓励失地农民参加商业保险,分担保障风险第58页
 4 建立失地农民技能培训与就业服务机制第58-61页
   ·做好失地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第58-60页
     ·加强政府领导,建立政府与社会共享的培训机制,保障培训经费第58-59页
     ·积极与市场对接,创新培训方式,提高技能培训的辐射能力第59-60页
   ·创设失地农民绿色就业渠道第60-61页
     ·强化政府责任,为失地农民开辟就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第60-61页
     ·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加大政策帮扶第61页
 5 小结第61-62页
结语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录1:试测问卷第67-71页
附录2:正式问卷第71-74页
附录3:部分原始数据表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作者简介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零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湖南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