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4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4-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7-1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0-21页 |
1.4 本文的组织架构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量子纠错码与容错计算理论基础 | 第23-43页 |
2.1 量子纠错码 | 第23-24页 |
2.1.1 经典纠错码概述 | 第23页 |
2.1.2 经典编码在量子计算中的局限 | 第23-24页 |
2.2 量子纠错码的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2.2.1 量子纠错码的提出 | 第24-27页 |
2.2.2 量子纠错条件 | 第27-28页 |
2.2.3 量子纠错码性能限 | 第28页 |
2.3 稳定子码 | 第28-38页 |
2.3.1 稳定子码基本理论 | 第29-31页 |
2.3.2 稳定子码构造、编码及纠错 | 第31-34页 |
2.3.3 稳定子码举例—CSS量子纠错码 | 第34-38页 |
2.4 容错计算 | 第38-41页 |
2.4.1 错误传播规律与容错操作 | 第38-39页 |
2.4.2 容错测量 | 第39-41页 |
2.4.3 通用逻辑门集 | 第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实现相邻量子Reed-Muller码的容错转换 | 第43-61页 |
3.1 理论基础 | 第44-48页 |
3.1.1 量子Reed-Muller码和拓展量子Reed-Muller码的稳定子 | 第44-47页 |
3.1.2 Gauge群概念 | 第47-48页 |
3.1.3 Gauge-fixing技术 | 第48页 |
3.2 前向转换—由Steane码向15比特QRMC的容错转换 | 第48-52页 |
3.3 后向转换—由15比特QRMC向Steane码的容错转换 | 第52-54页 |
3.4 相邻QRMC容错转换 | 第54-56页 |
3.5 仿真与资源对比 | 第56-5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第四章 基于量子Reed-Muller码实现容错的逻辑H门 | 第61-75页 |
4.1 理论基础 | 第61-62页 |
4.2 基于15比特QRMC实现容错的逻辑H门 | 第62-66页 |
4.3 基于QRMC实现容错的逻辑H门 | 第66-70页 |
4.4 简化线路图与仿真 | 第70-7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2-7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5.1 总结 | 第75页 |
5.2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作者简介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