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论文

信息物理系统软件的形式建模、验证与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主要符号表第17-18页
1 绪论第18-3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8-19页
    1.2 软件形式化方法的相关技术介绍第19-25页
        1.2.1 软件建模方法第19-21页
        1.2.2 形式规约第21-23页
        1.2.3 形式验证第23-25页
    1.3 CPS软件可信性验证研究进展第25-28页
        1.3.1 相关研究进展第25-27页
        1.3.2 存在的问题第27-28页
    1.4 主要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第28-32页
        1.4.1 研究思路第28-29页
        1.4.2 章节安排第29-32页
2 CPS软件功能与时间性能一体化建模与验证第32-53页
    2.1 引言第32-34页
    2.2 TSTM与TCTL相关定义第34-37页
        2.2.1 TSTM形式化定义第34-35页
        2.2.2 TCTL语法与语义第35-36页
        2.2.3 TSTM动态行为及全局状态空间构造第36-37页
    2.3 基于BMC技术的TSTM验证方法第37-40页
        2.3.1 针对TSTM的BMC方法第37-38页
        2.3.2 符号编码方法第38-39页
        2.3.3 TCTL属性编码方法第39-40页
    2.4 实验分析第40-52页
        2.4.1 列控系统TSTM模型设计第40-45页
        2.4.2 列控系统TSTM模型验证第45-50页
        2.4.3 验证工具性能分析第50-52页
    2.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3 CPS软件能耗预测与多尺度分析方法第53-79页
    3.1 引言第53-54页
    3.2 ETSTM模型相关定义第54-56页
    3.3 基于软件特征量的能预测方法第56-62页
        3.3.1 软件特征量与软件能耗非线性关系验证第57-59页
        3.3.2 通过BP神经网络拟合软件能耗函数第59-61页
        3.3.3 软件能耗函数有效性分析第61-62页
    3.4 ETSTM能耗分析算法第62-71页
        3.4.1 ETSTM状态可达图生成算法第62-65页
        3.4.2 最小能耗分析算法第65-66页
        3.4.3 最大能耗分析算法第66-67页
        3.4.4 时间与能耗双重约束分析算法第67-69页
        3.4.5 基于BMC策略的能耗分析算法第69-71页
    3.5 实验分析第71-78页
        3.5.1 能耗预测精度分析第71-72页
        3.5.2 实例分析第72-78页
    3.6 本章小结第78-79页
4 CPS软件动态性能评价方法第79-99页
    4.1 引言第79-80页
    4.2 EDSPN模型相关定义第80-81页
    4.3 EDSPN模型分析方法第81-84页
        4.3.1 变迁抢占策略第81-82页
        4.3.2 再生点选取第82-84页
        4.3.3 稳态概率计算第84页
    4.4 实例分析第84-91页
        4.4.1 CPS软件非确定行为分析第84页
        4.4.2 CPS软件EDSPN建模方法第84-87页
        4.4.3 非确定时间计算方法第87-88页
        4.4.4 EDSPN模型分析第88-91页
    4.5 EDSPN性能分析方法第91页
    4.6 实验分析第91-98页
        4.6.1 CPU占用率第92-95页
        4.6.2 实时性第95-98页
    4.7 本章小结第98-99页
5 CPS软件非确定行为定量分析第99-112页
    5.1 引言第99-100页
    5.2 EDSPN与CSL的相关定义第100-101页
    5.3 CSL限界模型检测算法第101-106页
        5.3.1 CSL限界语义第101-103页
        5.3.2 限界检测算法第103页
        5.3.3 概率度量计算第103-106页
    5.4 实验分析第106-111页
        5.4.1 实验模型设计第106-109页
        5.4.2 实验模型分析第109-111页
    5.5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12-115页
    6.1 结论第112页
    6.2 创新点第112-113页
    6.3 展望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27-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作者简介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命名数据网络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
下一篇:基于可穿戴传感器数据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