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α-Fe2O3负载铋酸盐光催化降解气态苯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6页
    1.1 VOCs的来源、危害及主要处理技术第17-19页
        1.1.1 VOCs的来源第17页
        1.1.2 VOCs的危害第17-18页
        1.1.3 VOCs的主要处理技术第18-19页
    1.2 半导体光催化第19-22页
        1.2.1 光催化氧化原理第19-20页
        1.2.2 影响半导体光催化反应活性的主要因素第20-21页
        1.2.3 光催化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第21-22页
    1.3 铋系光催化剂第22-24页
        1.3.1 铋系催化剂简介第22页
        1.3.2 铋系催化剂的合成方法第22-23页
        1.3.3 铋系催化剂的改性方法第23-24页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第24-26页
        1.4.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24页
        1.4.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6-29页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26-27页
    2.2 催化剂的制备第27页
    2.3 催化剂表征第27页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7页
        2.3.2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第27页
        2.3.3 紫外漫反射(DRS)第27页
        2.3.4 比表面积分析(BET)第27页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27页
    2.4 催化剂活性评价系统第27-29页
第三章 Bi_2WO_6/α-Fe_2O_3光催化降解气态苯的研究第29-41页
    3.1 复合催化剂的制备第29页
    3.2 催化剂的优选第29-31页
    3.3 催化剂的表征第31-37页
        3.3.1 XRD表征第31-32页
        3.3.2 SEM表征第32-33页
        3.3.3 DRS表征第33-34页
        3.3.4 BET表征第34-36页
        3.3.5 XPS表征第36-37页
    3.4 光催化降解苯机理研究第37-39页
        3.4.1 苯初始浓度的影响第37页
        3.4.2 加入不同气体的影响第37-39页
        3.4.3 矿化率第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BiVO_4/α-Fe_2O_3光催化降解气态苯的研究第41-51页
    4.1 复合催化剂的制备第41页
    4.2 催化剂的优选第41-42页
    4.3 催化剂的表征第42-48页
        4.3.1 XRD表征第42-43页
        4.3.2 SEM表征第43-44页
        4.3.3 DRS表征第44-45页
        4.3.4 BET表征第45-46页
        4.3.5 XPS表征第46-48页
    4.4 光催化降解苯机理研究第48-50页
        4.4.1 苯初始浓度的影响第48页
        4.4.2 加入不同气体的影响第48-49页
        4.4.3 矿化率第49-50页
    4.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α-Fe_2O_3/Bi_2MoO_6光催化降解气态苯的研究第51-63页
    5.1 复合催化剂的制备第51页
    5.2 催化剂的优选第51-53页
    5.3 催化剂的表征第53-58页
        5.3.1 XRD表征第53-54页
        5.3.2 SEM表征第54-55页
        5.3.3 DRS表征第55-56页
        5.3.4 BET表征第56-57页
        5.3.5 XPS表征第57-58页
    5.4 光催化降解苯机理研究第58-61页
        5.4.1 加入不同初始苯浓度的影响第58-59页
        5.4.2 加入不同自由基猝灭剂的影响第59-60页
        5.4.3 矿化率第60-61页
    5.5 三种铋系复合催化剂活性对比分析第61-62页
    5.6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6.1 结论第63-64页
    6.2 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中心治理视角下农村垃圾治理问题研究--以安徽省Q县为例
下一篇:供需耦合和开放经济视角下全球碳强度的测度及分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