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离子导致的DNA构象转变实验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 引言 | 第9-10页 |
2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3 论文内容及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有关金属离子与DNA相互作用的相关评述 | 第13-23页 |
1 金属离子与DNA相互作用的历史回顾 | 第13-16页 |
1.1 早期的研究历史 | 第13-14页 |
1.2 铂金时代 | 第14-15页 |
1.3 其他金属 | 第15-16页 |
2 金属离子与DNA结合的模式 | 第16-22页 |
2.1 基本结合规则 | 第16-17页 |
2.2 碱金属与DNA结合 | 第17-18页 |
2.3 碱土金属与DNA结合 | 第18-20页 |
2.4 过渡金属与DNA结合 | 第20-21页 |
2.5 金属DNA位点结合水合力理论 | 第21-22页 |
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23-3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3-28页 |
1.1 DNA简介 | 第23-24页 |
1.2 λ-DNA的修饰 | 第24页 |
1.3 AgNO_3简介 | 第24-25页 |
1.4 银纳米粒子简介 | 第25-26页 |
1.5 硼氢化钠(NaBH4)简介 | 第26-27页 |
1.6 磁球液的清洗 | 第27页 |
1.7 溶液及其它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2 样品制备 | 第28-30页 |
2.1 原子力显微镜(AFM)样品制备 | 第28-29页 |
2.2 单分子磁镊(MT)实验样品制备 | 第29页 |
2.3 动态光散射实验样品制备 | 第29-30页 |
3 实验方法 | 第30-34页 |
3.1 单分子磁镊(MT) | 第30-31页 |
3.2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31-32页 |
3.3 动态光散射(DLS) | 第32-34页 |
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5-47页 |
1 实验结果 | 第35-43页 |
1.1 单分子磁镊实验结果 | 第35-38页 |
1.2 原子力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实验结果 | 第38-43页 |
2 结果讨论 | 第43-46页 |
2.1 结合机制 | 第43-44页 |
2.2 两阶段反应动力学 | 第44-45页 |
2.3 分子内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45-46页 |
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49页 |
1 总结 | 第47页 |
2 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