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核酸论文--脱氧核糖核酸(DNA)论文

银离子导致的DNA构象转变实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 引言第9-10页
    2 研究现状第10-12页
    3 论文内容及结构第12-13页
第二章 有关金属离子与DNA相互作用的相关评述第13-23页
    1 金属离子与DNA相互作用的历史回顾第13-16页
        1.1 早期的研究历史第13-14页
        1.2 铂金时代第14-15页
        1.3 其他金属第15-16页
    2 金属离子与DNA结合的模式第16-22页
        2.1 基本结合规则第16-17页
        2.2 碱金属与DNA结合第17-18页
        2.3 碱土金属与DNA结合第18-20页
        2.4 过渡金属与DNA结合第20-21页
        2.5 金属DNA位点结合水合力理论第21-22页
    3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第23-35页
    1 实验材料第23-28页
        1.1 DNA简介第23-24页
        1.2 λ-DNA的修饰第24页
        1.3 AgNO_3简介第24-25页
        1.4 银纳米粒子简介第25-26页
        1.5 硼氢化钠(NaBH4)简介第26-27页
        1.6 磁球液的清洗第27页
        1.7 溶液及其它实验材料第27-28页
    2 样品制备第28-30页
        2.1 原子力显微镜(AFM)样品制备第28-29页
        2.2 单分子磁镊(MT)实验样品制备第29页
        2.3 动态光散射实验样品制备第29-30页
    3 实验方法第30-34页
        3.1 单分子磁镊(MT)第30-31页
        3.2 原子力显微镜(AFM)第31-32页
        3.3 动态光散射(DLS)第32-34页
    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5-47页
    1 实验结果第35-43页
        1.1 单分子磁镊实验结果第35-38页
        1.2 原子力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实验结果第38-43页
    2 结果讨论第43-46页
        2.1 结合机制第43-44页
        2.2 两阶段反应动力学第44-45页
        2.3 分子内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第45-46页
    3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47-49页
    1 总结第47页
    2 展望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7页
致谢第57-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变形杆菌来源的脂肪酶K80在毕赤酵母GS115中的表达及优化
下一篇: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仲—巴塘保护分区鸟类多样性及群落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