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12-25页 |
1.1 脂肪酶的分类、结构、催化机理及应用 | 第12-17页 |
1.1.1 脂肪酶分类 | 第12-13页 |
1.1.2 脂肪酶的结构特征 | 第13-14页 |
1.1.3 脂肪酶的催化反应机理 | 第14-15页 |
1.1.4 脂肪酶的应用 | 第15-17页 |
1.2 重组脂肪酶的异源表达 | 第17-23页 |
1.2.1 原核表达系统和真核表达系统 | 第17-18页 |
1.2.2 提高异源蛋白在毕赤酵母中表达量的优化策略 | 第18-23页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25-40页 |
2.1 材料 | 第25-29页 |
2.1.1 Strains | 第25页 |
2.1.2 Plasmids | 第25页 |
2.1.3 培养基 | 第25-26页 |
2.1.4 药品试剂 | 第26页 |
2.1.5 仪器和设备 | 第26-27页 |
2.1.6 实验所需试剂的配制方法 | 第27-28页 |
2.1.7 引物 | 第28-2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9-40页 |
2.2.1 K80基因的获得 | 第29页 |
2.2.2 回收纯化目的DNA片段 | 第29-30页 |
2.2.3 PCR产物的酶切处理 | 第30页 |
2.2.4 TB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 | 第30-31页 |
2.2.5 质粒DNA的提取 | 第31-32页 |
2.2.6 E.coli的常规转化、快速转化 | 第32页 |
2.2.7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2-33页 |
2.2.8 P.pastoris GS115感受态的制备及电转化 | 第33-34页 |
2.2.9 脂肪酶k80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摇瓶表达 | 第34页 |
2.2.10 SDS-PAGE检测 | 第34-35页 |
2.2.11 Bradford法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第35-36页 |
2.2.12 蛋白质的纯化步骤 | 第36-37页 |
2.2.13 脂肪酶K80的去N-糖基化处理 | 第37页 |
2.2.14 脂肪酶活的测定方法 | 第37-38页 |
2.2.15 脂肪酶K80酶学性质的测定 | 第38-40页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40-54页 |
3.1 脂肪酶K80的基因克隆 | 第40页 |
3.2 pHBM905BDM-K80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0-43页 |
3.3 脂肪酶K80在毕赤酵母中的摇瓶培养 | 第43-45页 |
3.4 脂肪酶K80的点突变 | 第45-47页 |
3.5 脂肪酶K80的纯化 | 第47-48页 |
3.6 脂肪酶K80的去N-糖基化处理 | 第48-49页 |
3.7 重组脂肪酶K80性质的测定 | 第49-54页 |
3.7.1 重组脂肪酶K80的底物特异性 | 第49页 |
3.7.2 重组脂肪酶K80反应最适温度的测定 | 第49-50页 |
3.7.3 重组脂肪酶K80的热稳定性测定 | 第50页 |
3.7.4 重组脂肪酶K80的最适pH | 第50-51页 |
3.7.5 重组脂肪酶K80的pH稳定性测定 | 第51-52页 |
3.7.6 金属离子对重组脂肪酶K80活性的影响 | 第52页 |
3.7.7 去污剂对重组脂肪酶K80活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3.7.8 有机溶剂剂对重组脂肪酶K80活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第四部分 讨论与展望 | 第54-57页 |
4.1 讨论 | 第54-55页 |
4.2 展望 | 第55-57页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