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基础知识 | 第15-24页 |
2.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基本内涵 | 第15-16页 |
2.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特征 | 第16-17页 |
2.3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价值 | 第17-18页 |
2.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辩诉交易制度之比较 | 第18-22页 |
2.4.1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概况 | 第18-20页 |
2.4.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辩诉交易制度的异同 | 第20-22页 |
2.4.2.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辩诉交易制度的相同点 | 第21页 |
2.4.2.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辩诉交易制度的差异 | 第21-22页 |
2.5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关系 | 第22-24页 |
3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的实体标准之考察 | 第24-32页 |
3.1 现行实体法中有关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规定 | 第24-25页 |
3.2 实体法从宽规定存在的缺陷分析 | 第25-27页 |
3.2.1 缺乏完整体系,可能导致实体审查不严密,出现遗漏情节 | 第25-26页 |
3.2.2 从宽幅度不明确,容易导致量刑出现畸轻畸重 | 第26-27页 |
3.3 实体法角度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之完善 | 第27-28页 |
3.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体法适用角度还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28-32页 |
3.4.1 适用范围问题 | 第28-29页 |
3.4.2 证明标准问题 | 第29-30页 |
3.4.3 自愿性问题 | 第30-32页 |
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的程序标准之考察 | 第32-45页 |
4.1 现行程序法中有关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规定 | 第32页 |
4.2 程序法从宽规定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2-37页 |
4.2.1 侦查阶段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4页 |
4.2.2 审查起诉阶段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4.2.3 审判阶段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4.2.4 诉讼结构运行存在的缺陷 | 第37页 |
4.3 程序法角度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之构建 | 第37-42页 |
4.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程序法适用角度还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42-45页 |
4.4.1 辩护制度问题 | 第42-43页 |
4.4.2 上诉权问题 | 第43-45页 |
5 总结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