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4页 |
1.1 祖国医学关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叙述 | 第12-23页 |
1.1.1 传统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认识 | 第12-16页 |
1.1.2 传统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 第16-17页 |
1.1.3 验方治疗 | 第17-20页 |
1.1.4 针灸疗法 | 第20-21页 |
1.1.5 其他疗法 | 第21-23页 |
1.2 现代医学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 | 第23-34页 |
1.2.1 流行病学特点 | 第23页 |
1.2.2 发病因素 | 第23-28页 |
1.2.3 诊断步骤 | 第28页 |
1.2.4 治疗进展 | 第28-31页 |
1.2.5 小结 | 第31-34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34-51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34-37页 |
2.1.1 病例来源 | 第34页 |
2.1.2 病例选择标准 | 第34-37页 |
2.2 实验设计 | 第37-40页 |
2.2.1 随机分配方案方法 | 第37页 |
2.2.3 治疗方法 | 第37-38页 |
2.2.4 观察项目 | 第38-40页 |
2.2.5 统计方法 | 第40页 |
2.3 临床研究结果及相关分析 | 第40-51页 |
2.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第40-42页 |
2.3.2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 第42-47页 |
2.3.3 两组随访疗效比较 | 第47-50页 |
2.3.4 安全性指标 | 第50-51页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第51-70页 |
3.1 理论分析 | 第51-54页 |
3.1.1 中医基础理论 | 第51-53页 |
3.1.2 肝郁与西医精神心理因素 | 第53-54页 |
3.2 选方理论依据 | 第54-62页 |
3.2.1 中药组方依据 | 第54-58页 |
3.2.2 西医药理机制 | 第58-62页 |
3.3 课题研究结果分析 | 第62-66页 |
3.3.1 中医证候积分 | 第62-66页 |
3.3.2 综合疗效分析 | 第66页 |
3.4 总结与思考 | 第66-68页 |
3.5 不足与展望 | 第68-70页 |
3.5.1 不足 | 第68页 |
3.5.2 展望 | 第68-70页 |
结语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8页 |
附录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