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扰乱法庭秩序罪概说 | 第10-15页 |
(一)本罪的立法情况 | 第10-11页 |
1.97 刑法规定 | 第10-11页 |
2.刑法修正案(九)修正 | 第11页 |
(二)本罪的犯罪构成 | 第11-14页 |
1.犯罪客体 | 第11-12页 |
2.犯罪客观方面 | 第12-13页 |
3.犯罪主体 | 第13页 |
4.犯罪主观方面 | 第13-14页 |
(三)扰乱法庭秩序罪修正的立法价值 | 第14-15页 |
二、扰乱法庭秩序罪立法现存问题 | 第15-20页 |
(一)未取消哄闹、冲击法庭的“聚众”方面的限制性规定 | 第15-16页 |
(二)对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威胁”等内容规定不明确 | 第16-17页 |
(三)“诉讼文书”的范围界定宽泛 | 第17页 |
(四)“等扰乱法庭秩序行为”的兜底性规定可能被扩大适用 | 第17-18页 |
(五)缺乏“法官直判”的特殊追诉程序的规定 | 第18-19页 |
(六)缺乏“媒体审判”情形入罪的规定 | 第19-20页 |
三、相关扰乱法庭秩序行为的国际考察与借鉴 | 第20-24页 |
(一)考察 | 第20-23页 |
1.英美法系国家考察 | 第20-22页 |
2.大陆法系国家考察 | 第22-23页 |
(二)借鉴 | 第23-24页 |
1.“法官直判”程序的借鉴 | 第23-24页 |
2.“媒体审判”入罪的借鉴 | 第24页 |
四、扰乱法庭秩序罪立法完善构想 | 第24-30页 |
(一)取消“聚众”对哄闹、冲击法庭的限制性规定 | 第25页 |
(二)对“威胁”的内容做限制性规定 | 第25-26页 |
(三)将抢夺、损毁“诉讼文书”改为抢夺、损毁“司法文书” | 第26-27页 |
(四)取消“等扰乱法庭秩序行为的”兜底性规定 | 第27页 |
(五)增设“法官直判”程序的规定 | 第27-28页 |
(六)增设“媒体审判”入罪的规定 | 第28-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