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0-16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研究不足与趋势 | 第15-16页 |
1.3 创新点和难点 | 第16页 |
1.3.1 主要拟定创新点 | 第16页 |
1.3.2 难点 | 第16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新媒体与大学生法治教育概述 | 第18-26页 |
2.1 新媒体的含义与特征 | 第18-19页 |
2.1.1 新媒体基本含义 | 第18-19页 |
2.1.2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特点 | 第19页 |
2.2 大学生法治教育相关概述 | 第19-23页 |
2.2.1 教育的概念 | 第19-20页 |
2.2.2 法治的含义 | 第20-21页 |
2.2.3 法治教育的基本内涵 | 第21页 |
2.2.4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 | 第21-23页 |
2.3 新媒体与大学生法治教育关系阐释 | 第23-26页 |
2.3.1 新媒体是大学生形成法治思维的重要媒介 | 第23-24页 |
2.3.2 新媒体是高校法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 第24-26页 |
第3章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分析 | 第26-42页 |
3.1 关于调查问卷的说明 | 第26-27页 |
3.2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问卷调查分析 | 第27-36页 |
3.2.1 大学生的基本现状 | 第27-32页 |
3.2.2 高校运用新媒体开展法治教育的现状 | 第32-36页 |
3.3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取得的成效 | 第36-38页 |
3.3.1 法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 第36页 |
3.3.2 新媒体巩固了法治教育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 第36-37页 |
3.3.3 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 | 第37-38页 |
3.3.4 新媒体拓宽了法治教育的方式 | 第38页 |
3.4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8-42页 |
3.4.1 法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和意识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 第39页 |
3.4.2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 第39-40页 |
3.4.3 法治教育的内容有待进一步的优化 | 第40-41页 |
3.4.4 运用新媒体开展法治教育的方式还有待改善 | 第41-42页 |
第4章 新媒体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的对策建议 | 第42-49页 |
4.1 加强新媒体时代法治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 | 第42-43页 |
4.1.1 进一步提升法治教育工作者运用新媒体的能力 | 第42-43页 |
4.1.2 建立健全法治教育工作者的测评奖励体系 | 第43页 |
4.2 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 第43-45页 |
4.2.1 强化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 第43-44页 |
4.2.2 通过构建新媒体规范弱化新媒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 第44-45页 |
4.2.3 大学生要正确运用新媒体学习法治知识 | 第45页 |
4.3 进一步优化新媒体背景下法治教育的内容 | 第45-47页 |
4.3.1 整合高校各新媒体平台中的法治教育资源 | 第45-46页 |
4.3.2 实现法治宣传教育内容的“定制化” | 第46-47页 |
4.4 改善运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方式 | 第47-49页 |
4.4.1 合理运用网络教学平台来发挥教育工作的主动性 | 第47页 |
4.4.2 加强校园法治专题网站的建设 | 第47-48页 |
4.4.3 完善大学生运用新媒体进行学习的考核制度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