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结构理论、计算论文

双齿型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应力效应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1 岩体结构面直剪试验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2 岩体结构面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1.4 本文的创新点第19-20页
第二章 锯齿型结构面表面形态和相似材料确定第20-25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结构面表面形态的确定第20-22页
        2.2.1 平直型结构面第20页
        2.2.2 单齿型结构面及参数第20-22页
    2.3 相似材料的选择第22-24页
        2.3.1 模型相似原理第22-23页
        2.3.2 相似材料及力学特性第23-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双齿型结构面直剪试验研究第25-62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室内直剪试验第25-32页
        3.2.1 试验仪器简介第25-28页
        3.2.2 结构面试样制作第28-30页
        3.2.3 直剪试验过程第30-32页
    3.3 锯齿形态对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影响第32-41页
        3.3.1 齿宽对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影响第32-35页
        3.3.2 齿数对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影响第35-37页
        3.3.3 齿距对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影响第37-38页
        3.3.4 齿高对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影响第38-41页
    3.4 法向应力对抗剪强度的影响第41-56页
        3.4.1 破坏模式第41-43页
        3.4.2 剪应力与剪位移关系第43-51页
        3.4.3 结构面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关系第51-56页
    3.5 结构面试样尺寸对抗剪强度的影响第56-60页
        3.5.1 剪应力与剪位移关系第57-59页
        3.5.2 结构面抗剪强度与尺寸关系第59-60页
        3.5.3 峰值摩擦角与法向应力关系第60页
    3.6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四章 双齿型结构面直剪试验颗粒流数值模拟第62-74页
    4.1 引言第62页
    4.2 颗粒流PFC2D模型基本原理第62-64页
        4.2.1 颗粒流程序简介第62页
        4.2.2 颗粒流方法的接触本构模型第62-64页
    4.3 岩体结构面颗粒流计算参数确定第64-67页
        4.3.1 岩体结构面微观参数确定第64-65页
        4.3.2 双齿型结构面直剪试验的模型建立第65-67页
    4.4 数值模拟结果第67-73页
        4.4.1 破坏模式第67页
        4.4.2 剪应力与剪位移关系第67-69页
        4.4.3 锯齿形态对抗剪强度的影响第69-71页
        4.4.4 法向应力与抗剪强度的关系第71-72页
        4.4.5 数值模拟与室内直剪试验结果对比第72-73页
    4.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5.1 结论第74-75页
    5.2 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成果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铸钢分叉节点疲劳性能和拓扑优化研究
下一篇: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桩—土体系的相互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