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论文--地震学论文--地震观测预报论文

测震资料的干扰分析方法与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第13-14页
    1.4 本文取得的成果第14-15页
第2章 波形分析方法的原理第15-25页
    2.1 傅里叶变换第15-16页
        2.1.1 傅里叶变换原理第15页
        2.1.2 快速傅里叶变换第15-16页
    2.2 希尔伯特-黄变换第16-21页
        2.2.1 经验模式分解第17-18页
        2.2.2 Hilbert边际谱第18-19页
        2.2.3 端点效应第19-21页
    2.3 小波变换第21-24页
        2.3.1 小波定义第21-22页
        2.3.2 多分辨率分析第22-23页
        2.3.3 Mallat算法第23-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测震资料干扰的分析第25-53页
    3.1 测震资料的选取第25-28页
        3.1.1 JCZ-1与JCZ-1T地震计第25-26页
        3.1.2 数据截取长短对波形分析的影响第26-28页
    3.2 成都地震台测震数据特征的分析第28-34页
    3.3 四个思考及研究第34-43页
        3.3.1 对第一个思考的研究第34-35页
        3.3.2 对第二个思考的研究第35-36页
        3.3.3 对第三个思考的研究第36-38页
        3.3.4 对第四个思考的研究第38-43页
    3.4 成都地震台固有干扰产生原因的分析第43-51页
        3.4.1 成都地震台的仪器响应第43-47页
        3.4.2 成都地震台的背景噪声第47-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4章 测震资料干扰的处理第53-68页
    4.1 随机干扰的处理第53-55页
    4.2 固有干扰的处理第55-67页
        4.2.1 小波基概述第55-56页
        4.2.2 最优小波基的选取方法第56-59页
        4.2.3 小波去噪的方法选择第59-63页
        4.2.4 震级的对比分析第63-65页
        4.2.5 干扰处理的应用实例第65-67页
    4.3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68-70页
    5.1 结论第68-69页
    5.2 建议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ME磁流绳旋转和非径向运动及其地磁效应研究
下一篇:松坪沟景区地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