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热管理系统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研究意义及背景第10-12页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电池热管理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电池热特性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电池热模型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锂离子电池生热机理和模型建立第17-24页
    2.1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7-18页
    2.2 锂离子电池生热基本理论第18-23页
        2.2.1 锂离子电池热模型建立第19-21页
        2.2.2 锂离子电池内部电化学反应分析第21-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锂离子电池电热特性实验研究第24-31页
    3.1 测试设备及实验对象第24-26页
    3.2 锂离子电池基本特性实验第26页
    3.3 开路电压(OCV)测试第26-28页
    3.4 锂离子电池温升实验与模型验证第28-30页
        3.4.1 常温不同倍率放电温升实验第28-29页
        3.4.2 锂离子电池工况循环温升实验第29-30页
    3.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锂离子电池箱传热系数设计及温升影响因素分析第31-43页
    4.1 工况的选取与动力性计算第31-35页
    4.2 哈尔滨工况下锂离子电池最佳传热系数设计第35-39页
    4.3 哈尔滨工况下锂离子电池温升分析第39-42页
        4.3.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第39-41页
        4.3.2 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第41-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5章 锂离子电池低温预热系统分析第43-56页
    5.1 基于短脉冲充放电的低温预热仿真分析第43-49页
    5.2 基于加热膜加热的锂离子电池低温预热模型仿真第49-55页
        5.2.1 COMSOL仿真模型建立第49-51页
        5.2.2 基于电加热膜加热的锂离子电池低温预热仿真结果与分析第51-55页
    5.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ZIF-8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涡流损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