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块体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关键块体稳定性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 第16页 |
1.4.1 关键技术 | 第16页 |
1.4.2 创新点 | 第16页 |
1.5 实验方案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研山铁矿节理岩石力学参数测定及岩体质量评价 | 第18-31页 |
2.1 研山铁矿节理岩石室内岩石力学试验 | 第18-24页 |
2.1.1 岩石力学单轴抗压试验 | 第18-21页 |
2.1.2 岩石力学抗拉强度试验 | 第21-22页 |
2.1.3 岩石力学剪切试验 | 第22-24页 |
2.2 研山铁矿节理岩体质量评价 | 第24-29页 |
2.2.1 RMR法岩体分类 | 第24-28页 |
2.2.2 岩体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 第28页 |
2.2.3 Hoek-Brown准则及节理岩石强度参数折减 | 第28-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研山铁矿边坡关键块体确定及其稳定性分析 | 第31-49页 |
3.1 裂隙块体的有限性与可动性判断 | 第31-35页 |
3.1.1 岩石裂隙块体有限性判别 | 第31-33页 |
3.1.2 块体可动性的判别方法 | 第33-35页 |
3.2 关键块体的搜索及其失稳模式分析 | 第35-37页 |
3.2.1 关键块体的判断与确定 | 第35-36页 |
3.2.2 关键块体滑动失稳模式分析 | 第36-37页 |
3.3 研山铁矿节理边坡关键块体搜索及其稳定性研究 | 第37-48页 |
3.3.1 研山铁矿地质概况 | 第37-38页 |
3.3.2 研山铁矿节理边坡结构面参数收集 | 第38-41页 |
3.3.3 关键块体的搜索及稳定性分析 | 第41-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3DEC数值模拟及边坡节理变形机理研究 | 第49-66页 |
4.1 3DEC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 第49-50页 |
4.2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及DFN离散型裂隙网络生成 | 第50-52页 |
4.2.1 数值模型建立 | 第50-51页 |
4.2.2 DFN离散型裂隙网络生成 | 第51-52页 |
4.3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 | 第52-57页 |
4.4 关键块体稳定性数值模拟及节理变形机理研究 | 第57-64页 |
4.4.1 滑动面倾角对关键块体稳定性系数的影响 | 第57-61页 |
4.4.2 滑动面粘聚力对关键块体稳定性系数的影响 | 第61-63页 |
4.4.3 滑动面内摩擦角对关键块体稳定性系数的影响 | 第63-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导师简介 | 第71-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7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