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9页 |
1.1 引言 | 第6-7页 |
1.2 TiAl金属间化合物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 | 第8-9页 |
第二章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 第9-19页 |
2.1 引言 | 第9-10页 |
2.2 波恩-奥本海默近似(Born-Oppenheimer Approximation) | 第10-11页 |
2.3 Hartree 近似 | 第11-13页 |
2.4 密度泛函理论 | 第13-16页 |
2.5 力学性能理论分析 | 第16-19页 |
第三章 Nb掺杂γ-TiAl的电子结构与力学性能 | 第19-31页 |
3.1 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19-20页 |
3.2 计算体系的晶格结构 | 第20-21页 |
3.3 计算体系的形成能和结构稳定性 | 第21页 |
3.4 计算体系的力学性能 | 第21-22页 |
3.5 计算体系的电子结构 | 第22-30页 |
3.6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Nb掺杂TiAl_2的电子结构与力学性能 | 第31-39页 |
4.1 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31页 |
4.2 掺杂体系的晶格结构与稳定性 | 第31-32页 |
4.3 掺杂体系的力学性能 | 第32-34页 |
4.4 掺杂体系的电子结构 | 第34-38页 |
4.5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Nb掺杂TiAl_3的电子结构与力学性能 | 第39-47页 |
5.1 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39页 |
5.2 掺杂体系的晶格结构与稳定性 | 第39-40页 |
5.3 掺杂体系的力学性能 | 第40-42页 |
5.4 掺杂体系的电子结构 | 第42-46页 |
5.5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4-55页 |
个人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