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 | 第15-21页 |
2.1 信息化理论基础 | 第15页 |
2.2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的相关概述 | 第15-16页 |
2.3 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简介 | 第16页 |
2.4 信息管理平台组成 | 第16-17页 |
2.4.1 安全工作计划模块 | 第16-17页 |
2.4.2 安全生产责任制模块 | 第17页 |
2.4.3 隐患排查治理模块 | 第17页 |
2.4.4 生产设备管理模块 | 第17页 |
2.5 基于系统理论的建筑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的研究 | 第17-21页 |
第3章 碧桂园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风险分析与评价 | 第21-46页 |
3.1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演化机理分析 | 第21-26页 |
3.1.1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演化机理阶段划分 | 第21-23页 |
3.1.2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演化模型 | 第23-26页 |
3.1.3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终结机理分析 | 第26页 |
3.2 建筑企业安全管理风险分析 | 第26-33页 |
3.2.1 危险源识别 | 第26-27页 |
3.2.2 建筑企业危险源及辨识 | 第27-33页 |
3.3 建筑企业安全状况评判 | 第33-35页 |
3.3.1 建筑企业安全状况评判的意义 | 第33-34页 |
3.3.2 建筑企业安全状况评判的方法 | 第34-35页 |
3.4 建筑施工事故安全评价 | 第35-39页 |
3.4.1 评价原理 | 第35-37页 |
3.4.2 危险度评价 | 第37-39页 |
3.5 衡量建筑企业安全事故 | 第39-41页 |
3.5.1 衡量建筑企业安全事故的目的和意义 | 第39-40页 |
3.5.2 建筑企业安全事故经济损失 | 第40-41页 |
3.6 工程项目安全事故发生频率的研究 | 第41-43页 |
3.6.1 计算建筑安全事故频率的障碍 | 第41-42页 |
3.6.2 估算建筑安全事故频率的方法 | 第42-43页 |
3.7 碧桂园施工安全问题的分析 | 第43-44页 |
3.7.1 企业方面 | 第43页 |
3.7.2 个人方面 | 第43-44页 |
3.8 碧桂园施工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4-46页 |
3.8.1 外部原因 | 第44-45页 |
3.8.2 内部原因 | 第45-46页 |
第4章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开发 | 第46-58页 |
4.1 组织与制度保证体系 | 第46-47页 |
4.1.1 组织保证体系 | 第46-47页 |
4.1.2 制度保证体系 | 第47页 |
4.2 建设项目台账 | 第47-49页 |
4.2.1 一般的纸质手工台账 | 第47-48页 |
4.2.2 电子表格台账 | 第48-49页 |
4.3 建筑工程施工生产档案的完善 | 第49-51页 |
4.3.1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 第49页 |
4.3.2 实现档案的统一化管理 | 第49-50页 |
4.3.3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档案 | 第50页 |
4.3.4 安全专题档案教育作用 | 第50-51页 |
4.4 安全管理 | 第51-53页 |
4.4.1 建设单位与施工安全管理 | 第51-52页 |
4.4.2 勘察设计单位与施工安全管理 | 第52-53页 |
4.4.3 监理单位与施工安全管理 | 第53页 |
4.5 事故统计分析 | 第53-54页 |
4.5.1 事故简介 | 第53页 |
4.5.2 事故原因分析 | 第53-54页 |
4.5.3 事故结论 | 第54页 |
4.5.4 事故的教训与预防对策 | 第54页 |
4.6 系统维护 | 第54-58页 |
4.6.1 用户管理 | 第54-56页 |
4.6.2 数据库维护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导师简介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6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