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车站及枢纽论文--客运站论文

人文视角下我国铁路客运站建筑形态演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5-33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5-17页
        1.1.1 铁路的快速发展第15页
        1.1.2 铁路客运站建筑创作市场繁荣第15-16页
        1.1.3 铁路客运站的建筑文化意向第16-17页
        1.1.4 影响铁路客运站建筑形态演变的因素第17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7-2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9-25页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第25-29页
        1.3.1 概念界定第25-28页
        1.3.2 研究范围第28-29页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29-30页
        1.4.1 研究内容第29页
        1.4.2 研究方法第29-30页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0-31页
        1.5.1 课题研究目的第30页
        1.5.2 课题研究意义第30-31页
    1.6 论文框架第31-33页
第2章 铁路客运站建筑文化嬗变过程分析第33-97页
    2.1 铁路客运站建筑传入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第33-51页
        2.1.1 文化传入阶段的时代背景第33-35页
        2.1.2 文化传入阶段铁路客运站建筑的形态分析——“中西合璧”第35-50页
        2.1.3 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中叶铁路客运站建筑表达的文化意向第50-51页
    2.2 铁路客运站建筑的计划经济时代—20世纪中叶至70年代末期第51-72页
        2.2.1 20世纪中叶至70年代末期的时代背景第51-53页
        2.2.2 20世纪中叶至70年代末期铁路客站建筑形态分析第53-71页
        2.2.3 20世纪中叶至70年代末铁路客运站建筑的文化意向第71-72页
    2.3 铁路客运站建筑成熟阶段——20世纪80、90年代第72-94页
        2.3.1 20世纪80、90年代的时代背景第72-74页
        2.3.2 20世纪80、90年代铁路客站的建筑形态分析第74-94页
        2.3.3 20世纪80、90年代铁路客运站建筑的文化意向第94页
    2.4 本章小结第94-97页
第3章 多元文化影响下铁路客运站建筑形态新发展第97-143页
    3.1 社会因素改变下的铁路客运站建筑形态新发展第98-111页
        3.1.1 政治意识形态的新要求第98页
        3.1.2 铁路快速发展的影响第98-104页
        3.1.3 城市发展的需求第104-109页
        3.1.4 铁路客运站建筑形态表达的情感需求第109-111页
    3.2 文化因素影响下铁路客运站建筑形态的几种倾向第111-126页
        3.2.1 新地域主义倾向第111-120页
        3.2.2 技术与情感的共生第120-121页
        3.2.3 绿色的呼唤——走向生态建筑第121-122页
        3.2.4 建构——诗意的建造第122-126页
    3.3 铁路客站建筑形态人文发展的新趋势第126-127页
        3.3.1 铁路客运站建筑设计中尊重人文关怀第126-127页
        3.3.2 新技术影响下铁路客运站建筑新发展第127页
    3.4 新时期铁路客运站案例解读第127-141页
        3.4.1 典型案例解读第127-131页
        3.4.2 多元发展铁路客运站建筑文化意向第131-141页
    3.5 本章小结第141-143页
第4章 影响铁路客运站建筑形态演变的人文因素分析第143-171页
    4.1 社会因素影响下铁路客运站建筑形态的演变第143-159页
        4.1.1 政治引导下的铁路客运站建筑形态跳跃式发展阶段第143-144页
        4.1.2 铁路发展对铁路客运站建筑形态的影响第144-146页
        4.1.3 城市发展对铁路客运站建筑形态的影响第146-154页
        4.1.4 不同时代背景下铁路客站建筑形态表达的情感需求第154-159页
    4.2 经济因素下的铁路客运站建筑形态演变第159-164页
        4.2.1 旅客结构改变以及出行特点变化第159-160页
        4.2.2 等候空间模式的转变对站房建筑形态的影响第160-164页
    4.3 文化因素影响下铁路客运站建筑形态演变第164-170页
        4.3.1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第164-168页
        4.3.2 多种思潮流派的影响第168-169页
        4.3.3 文化内涵与场所精神第169-170页
    4.4 本章小结第170-171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171-177页
    5.1 总结第171-175页
    5.2 展望与后续的研究第175-176页
    5.3 局限与不足第176-177页
参考文献第177-185页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第185-187页
致谢第187-188页

论文共1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乡土材料在现代空间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选煤厂工程总承包项目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