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0页 |
1.1 课题的选题意义及背景 | 第7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7-9页 |
1.2.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7-8页 |
1.2.2 汽轮机自控技术发展趋势 | 第8-9页 |
1.3 本文完成的工作 | 第9-10页 |
2 汽轮机DEH系统组成及工艺原理 | 第10-17页 |
2.1 汽轮机工作原理 | 第10-13页 |
2.2 汽轮机控制对象 | 第13-17页 |
2.2.1 系统构成 | 第14-15页 |
2.2.2 伺服系统原理 | 第15-17页 |
3 DEH控制系统功能 | 第17-22页 |
3.1 DEH系统主要功能简介 | 第17-19页 |
3.2 调节系统功能 | 第19-20页 |
3.3 辅助系统功能 | 第20-22页 |
4 DEH系统PID控制技术对比研究 | 第22-35页 |
4.1 常规PID控制 | 第22-23页 |
4.1.1 传统PID控制系统原理 | 第22-23页 |
4.1.2 传统PID控制系统的具体应用 | 第23页 |
4.2 智能控制 | 第23-25页 |
4.2.1 智能控制特点 | 第24页 |
4.2.2 智能控制的分支 | 第24-25页 |
4.3 DEH系统模糊PID控制 | 第25-34页 |
4.3.1 模糊控制算法 | 第25页 |
4.3.2 模糊控制器的产生 | 第25-26页 |
4.3.3 模糊PID控制系统原理 | 第26页 |
4.3.4 模糊PID控制系统特点 | 第26-27页 |
4.3.5 模糊PID系统控制器设计 | 第27-3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5 汽轮机DEH模糊控制系统仿真 | 第35-45页 |
5.1 仿真软件MATLAB介绍 | 第35-36页 |
5.1.1 MATLAB介绍 | 第35页 |
5.1.2 MATLAB系统结构 | 第35页 |
5.1.3 MATLAB特点 | 第35-36页 |
5.2 SIMULINK介绍 | 第36页 |
5.3 仿真模型建立 | 第36-40页 |
5.3.1 DEH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思想方法 | 第36-37页 |
5.3.2 调节控制系统标幺值方程的建立和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 | 第37-38页 |
5.3.3 各主要过程的传递函数和运动方程式 | 第38-40页 |
5.4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第40-41页 |
5.5 数据仿真分析 | 第41-45页 |
5.5.1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1-42页 |
5.5.2 电调与液调仿真分析 | 第42-45页 |
6 结论 | 第45-47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45页 |
6.2 今后展望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 | 第52页 |
附录 1 | 第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