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3.1 关于“责任伦理”的研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负责任创新”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3 国外“负责任创新”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负责任创新”研究的理论源起与现实背景 | 第16-22页 |
2.1 “负责任创新”研究的理论源起 | 第16-19页 |
2.1.1 从可持续发展到负责任创新 | 第16-17页 |
2.1.2 从负责任研究创新(RRI)负责任创新(RI) | 第17-19页 |
2.2 “负责任创新”研究的现实背景 | 第19-22页 |
2.2.1 全球性问题越来越突出 | 第19-20页 |
2.2.2 创新风险的新特点 | 第20-22页 |
第3章 “负责任创新”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8页 |
3.1 “负责任创新”的内涵 | 第22-25页 |
3.1.1 美国学者关于“负责任创新”的界定 | 第22-23页 |
3.1.2 欧洲学者关于“负责任创新”的定义 | 第23-25页 |
3.2 “负责任创新”研究的核心主题 | 第25-28页 |
3.2.1 负责任创新的行动框架 | 第25-27页 |
3.2.2 负责任创新的实践困境 | 第27-28页 |
第4章 “负责任创新”研究的多维视角及对中国的启示 | 第28-39页 |
4.1 基于工程技术伦理视角的“负责任创新” | 第28-32页 |
4.1.1 负责任创新在工程中的体现 | 第28-30页 |
4.1.2 负责任创新在技术活动中具象化 | 第30-32页 |
4.2 基于经济伦理视角的“负责任创新” | 第32-35页 |
4.2.1 宏观经济政策的负责任创新取向 | 第32-33页 |
4.2.2 企业负责任创新的行为选择 | 第33-35页 |
4.3 基于公共管理伦理视角的“负责任创新” | 第35-36页 |
4.3.1 负责任创新的政府治理 | 第35-36页 |
4.3.2 负责任创新的公共参与 | 第36页 |
4.4 “负责任创新”研究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 第36-39页 |
4.4.1 负责任创新研究的特点 | 第36-37页 |
4.4.2 负责任创新研究对中国的启示 | 第37-3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9-41页 |
5.1 分析了“负责任创新”的源起和背景 | 第39页 |
5.2 总结了“负责任创新”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9-40页 |
5.3 归纳了“负责任创新”的多维视角 | 第40页 |
5.4 深化了“负责任创新”对未来中国的启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