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0-2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 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2.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4-18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3. 简要评价 | 第18页 |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五) 创新与不足 | 第20-21页 |
1. 创新 | 第20页 |
2. 不足 | 第20-21页 |
二、共享单车行业政府规制的理论阐释 | 第21-27页 |
(一) 政府规制的基本理论 | 第21-24页 |
1. 政府规制的内涵 | 第21-22页 |
2. 政府规制的理论依据 | 第22-24页 |
(二) 共享单车行业政府规制的必要性 | 第24-27页 |
1. 共享单车行业的公共属性决定了政府规制的必要性 | 第24-26页 |
2. 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决定了政府规制的必要性 | 第26-27页 |
三、武汉市共享单车行业政府规制的现状与问题 | 第27-43页 |
(一) 武汉市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概况 | 第27-31页 |
(二) 武汉市共享单车行业政府规制的现状 | 第31-35页 |
1. 市场准入规制 | 第31-32页 |
2. 数量规制 | 第32-33页 |
3. 质量规制 | 第33页 |
4. 价格规制 | 第33-34页 |
5. 市场退出规制 | 第34-35页 |
6. 其他规制 | 第35页 |
(二) 武汉市共享单车行业政府规制存在的问题 | 第35-43页 |
1. 缺乏投放数量动态调整机制 | 第35-36页 |
2. 缺乏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 | 第36-38页 |
3. 押金和预付金监管不到位 | 第38-39页 |
4. 共享单车的相关立法滞后 | 第39-40页 |
5. 共享单车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 | 第40-41页 |
6. 行业自律机制缺失 | 第41-43页 |
四、加强和改善武汉市共享单车行业政府规制的对策建议 | 第43-50页 |
(一) 建立共享单车投放数量动态调整机制 | 第43-44页 |
1. 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动态调整 | 第43页 |
2. 存量与增量的动态调整 | 第43-44页 |
3. 全市与各区的动态调整 | 第44页 |
(二) 完善共享单车市场退出制度 | 第44-46页 |
1. 完善共享单车企业主动退出机制 | 第44页 |
2. 建立共享单车企业强制退出机制 | 第44-45页 |
3. 设定共享单车强制报废时限 | 第45-46页 |
(三) 加强用户押金和预付金监管 | 第46-47页 |
(四) 完善共享单车规制立法 | 第47-48页 |
(五) 强化共享单车行业的质量规制 | 第48-49页 |
(六) 推动共享单车企业加强行业自律 | 第49-50页 |
五、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