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1.2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 | 第18-20页 |
1.4.1 重点与难点 | 第18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2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村规民约现代转化概述 | 第20-32页 |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界定 | 第20-24页 |
2.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 第20页 |
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 第20-22页 |
2.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 | 第22-24页 |
2.2 村规民约的概念界定 | 第24-28页 |
2.2.1 村规民约的内涵 | 第24-25页 |
2.2.2 村规民约的特点 | 第25页 |
2.2.3 村规民约的分类 | 第25-28页 |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村规民约现代转化的内涵 | 第28-32页 |
2.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村规民约现代转化的内在联系 | 第28-29页 |
2.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村规民约现代转化的本质内涵.. | 第29-32页 |
第3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村规民约现代转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32-40页 |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村规民约现代转化的必要性 | 第32-35页 |
3.1.1 清除村规民约中剥削阶级思想残余的迫切需要 | 第32-33页 |
3.1.2 增强村规民约正能量的迫切需要 | 第33-34页 |
3.1.3 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 第34-35页 |
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村规民约现代转化的重要性 | 第35-40页 |
3.2.1 有助于推动农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35-36页 |
3.2.2 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36-37页 |
3.2.3 有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37-40页 |
第4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村规民约现状调查分析 | 第40-62页 |
4.1 实地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40-51页 |
4.1.1 调查准备 | 第40-41页 |
4.1.2 调查过程 | 第41页 |
4.1.3 调查结果统计 | 第41-51页 |
4.2 调查结果的辩证分析 | 第51-56页 |
4.2.1 已取得的初步成效 | 第51-53页 |
4.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3-56页 |
4.3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56-62页 |
4.3.1 客观原因 | 第56-58页 |
4.3.2 主观原因 | 第58-62页 |
第5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村规民约现代转化的基本对策 | 第62-72页 |
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村规民约现代转化的原则 | 第62-64页 |
5.1.1 民主平等原则 | 第62-63页 |
5.1.2 合法公正原则 | 第63页 |
5.1.3 务实诚信原则 | 第63页 |
5.1.4 与时俱进原则 | 第63-64页 |
5.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村规民约现代转化的路径 | 第64-66页 |
5.2.1 废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旧村规民约 | 第64-65页 |
5.2.2 完善蕴含优良传统文化基因的现有村规民约 | 第65页 |
5.2.3 创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新村规民约 | 第65-66页 |
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村规民约现代转化的方法 | 第66-72页 |
5.3.1 村民自治与党的领导相结合 | 第66-67页 |
5.3.2 文化传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 第67-68页 |
5.3.3 依法治村与以德治村相结合 | 第68页 |
5.3.4 典型示范与媒体宣传相结合 | 第68-69页 |
5.3.5 教育引导与村民自律相结合 | 第69-72页 |
第6章 结语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 第78-82页 |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