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玻璃工业论文--各种玻璃产品论文

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疏水自清洁玻璃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9页
    1.1 自然界中的表面润湿现象第11-13页
    1.2 表面润湿理论第13-18页
        1.2.1 接触角与滚动角第14-15页
        1.2.2 Young’s方程第15-16页
        1.2.3 Wenzel模型第16-17页
        1.2.4 Cassie-Baxter模型第17-18页
    1.3 超疏水表面制备方法第18-26页
        1.3.1 模板法(TemplateMethods)第19-20页
        1.3.2 刻蚀法(EtchingMethods)第20-21页
        1.3.3 层层自组装法(Layer-by-LayerMethods)第21-22页
        1.3.4 静电纺丝法(Electrostaticspinning)第22-23页
        1.3.5 气相沉积法(VaporDepositionMethods)第23-25页
        1.3.6 溶胶凝胶法(Sol-GelMethods)第25-26页
    1.4 超疏水表面的应用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第26-28页
        1.4.1 超疏水表面的应用前景第26-27页
        1.4.2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27-28页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8-29页
第二章 超疏水自清洁玻璃的制备与研究第29-42页
    2.1 前言第29-30页
    2.2 实验部分第30-34页
        2.2.1 主要实验材料第30页
        2.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第30-31页
        2.2.3 超疏水自清洁玻璃的制备与研究第31-33页
        2.2.4 测试与表征第33-34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4-41页
        2.3.1 表面粗糙度对润湿性能的影响第34-36页
        2.3.2 低表面能物质对润湿性能的影响第36-38页
        2.3.3 超疏水涂层的耐酸碱性能第38-39页
        2.3.4 超疏水涂层的热稳定性能第39-41页
    2.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高机械稳定性超疏水表面的制备与研究第42-55页
    3.1 前言第42-43页
    3.2 实验部分第43-46页
        3.2.1 主要实验材料第43页
        3.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第43-44页
        3.2.3 高机械稳定性超疏水表面的制备与研究第44-45页
        3.2.4 测试与表征第45-46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6-53页
        3.3.1 交联剂对机械稳定性能的影响第46-49页
        3.3.2 交联剂含量对机械稳定性能的影响第49-51页
        3.3.3 高机械稳定超疏水涂层的透光性能第51-52页
        3.3.4 高机械稳定超疏水涂层的耐酸碱性能第52-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4.1 总结第55-56页
    4.2 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氧化钽的电化学储能研究
下一篇:铁氧化物对尾矿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