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管理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7-19页 |
2 工程总承包项目发承包特点及应用现状 | 第19-27页 |
2.1 工程总承包项目优缺点 | 第19-20页 |
2.1.1 工程总承包项目优点 | 第19-20页 |
2.1.2 工程总承包项目缺点 | 第20页 |
2.2 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招标差异 | 第20-24页 |
2.2.1 按招标阶段分 | 第20-23页 |
2.2.2 按招标形式分 | 第23-24页 |
2.3 工程总承包模式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4-26页 |
2.3.1 工程总承包模式应用现状 | 第24-25页 |
2.3.2 相关问题分析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策略研究 | 第27-35页 |
3.1 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成功的因素 | 第27-29页 |
3.1.1 价格 | 第27页 |
3.1.2 完工时间 | 第27-28页 |
3.1.3 质量 | 第28页 |
3.1.4 安全 | 第28页 |
3.1.5 几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 第28-29页 |
3.2 招标管理策略研究 | 第29-34页 |
3.2.1 发包阶段选择 | 第29-31页 |
3.2.2 招标方式选择 | 第31页 |
3.2.3 合同类型的选择 | 第31-33页 |
3.2.4 资格审查方式 | 第33-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工程总承包项目评标指标体系研究 | 第35-52页 |
4.1 评标指标构建过程及设置原则 | 第35-37页 |
4.1.1 评标指标构建过程 | 第35-36页 |
4.1.2 评标指标设置原则 | 第36-37页 |
4.2 影响工程总承包项目评标的因素分析 | 第37-39页 |
4.2.1 价格影响因素 | 第38页 |
4.2.2 完工时间影响因素 | 第38页 |
4.2.3 质量影响因素 | 第38-39页 |
4.2.4 安全影响因素 | 第39页 |
4.3 综合评标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9-41页 |
4.3.1 综合评标指标体系 | 第39-40页 |
4.3.2 评标指标的属性分析 | 第40-41页 |
4.4 定量指标评价方法 | 第41-46页 |
4.4.1 价格的评审方法 | 第41-46页 |
4.4.2 完工时间评审方法 | 第46页 |
4.5 定性指标评价信息 | 第46-50页 |
4.5.1 管理能力 | 第46-48页 |
4.5.2 施工组织设计 | 第48页 |
4.5.3 供应商体系 | 第48-49页 |
4.5.4 融资及财务体系 | 第49-50页 |
4.5.5 商誉体系 | 第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5 评标阶段综合评价承包商 | 第52-68页 |
5.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DEA评标法 | 第52-54页 |
5.1.1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法)概述 | 第52-53页 |
5.1.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DEA评标法简介 | 第53-54页 |
5.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 | 第54-59页 |
5.2.1 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简介 | 第54-55页 |
5.2.2 评标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5-57页 |
5.2.3 定性指标量化评价 | 第57-59页 |
5.3 DEA法综合评价承包商 | 第59-62页 |
5.3.1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法)基本原理 | 第59-60页 |
5.3.2 工程总承包项目评标方法 | 第60-62页 |
5.4 案例分析 | 第62-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68-70页 |
6.1 结论 | 第6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