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3页 |
1.1 汽车涂装及其废水处理工艺概述 | 第15-22页 |
1.1.1 汽车涂装工艺概述 | 第15页 |
1.1.2 汽车涂装废水的组成成分 | 第15-18页 |
1.1.3 汽车涂装废水处理工艺概述 | 第18-22页 |
1.2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概述 | 第22-28页 |
1.2.1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简介 | 第22-23页 |
1.2.2 好氧颗粒污泥的性质 | 第23-24页 |
1.2.3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24-26页 |
1.2.4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 | 第26-28页 |
1.3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实际废水的研究及工程化应用现状 | 第28-30页 |
1.3.1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研究 | 第28页 |
1.3.2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 | 第28-29页 |
1.3.3 国内外好氧颗粒污泥工程化应用 | 第29-30页 |
1.4 国内外对好氧颗粒污泥吸附特性的研究 | 第30页 |
1.5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30-33页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30-31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31页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1-33页 |
第二章 试验设计、材料与方法 | 第33-38页 |
2.1 试验设计 | 第33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33-35页 |
2.2.1 试验装置 | 第33-34页 |
2.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34-35页 |
2.3 分析项目及方法 | 第35-38页 |
2.3.1 常规分析项目及方法 | 第35-36页 |
2.3.2 其他分析项目及方法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处理汽车涂装废水的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 | 第38-48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38-39页 |
3.1.1 接种污泥 | 第38页 |
3.1.2 废水水质 | 第38-39页 |
3.2 试验方案设计 | 第39-40页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0-47页 |
3.3.1 不同方法下污泥形态的变化 | 第40-41页 |
3.3.2 不同方法下污泥物理性质的变化 | 第41-46页 |
3.3.3 不同方法的优劣分析 | 第46-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汽车涂装废水效果及运行参数优化 | 第48-57页 |
4.1 SBR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第48-51页 |
4.2 好氧颗粒污泥对汽车涂装废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参数优化 | 第51-56页 |
4.2.1 试验材料 | 第51页 |
4.2.2 试验设计及分析方法 | 第51-52页 |
4.2.4 优化参数结果及分析 | 第52-5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好氧颗粒污泥对汽车涂装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特性 | 第57-64页 |
5.1 试验材料及方案 | 第57-58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57页 |
5.1.2 试验方案 | 第57-58页 |
5.2 好氧颗粒污泥对汽车涂装废水中有机物的初期吸附 | 第58-59页 |
5.3 好氧颗粒污泥对汽车涂装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类型 | 第59-61页 |
5.3.1 生物吸附 | 第59-60页 |
5.3.2 化学吸附 | 第60-61页 |
5.4 环境条件对好氧颗粒污泥吸附汽车涂装废水中有机物的性能影响 | 第61-62页 |
5.4.1 温度因素的影响 | 第61页 |
5.4.2 pH因素的影响 | 第61-62页 |
5.5 好氧颗粒污泥对汽车涂装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动力学分析 | 第62-6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65页 |
6.2 建议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