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黄土塬区降雨分配试验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7-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8-13页 |
1.2.1 国内人工模拟降雨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2 国外人工模拟降雨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5 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点选择 | 第16-20页 |
2.1 区域概况 | 第16-18页 |
2.1.1 区域基本概况 | 第16页 |
2.1.2 区域地质地貌特征 | 第16-17页 |
2.1.3 区域降雨与蒸发特征 | 第17页 |
2.1.4 区域的水资源 | 第17-18页 |
2.1.5 区域土壤及植被 | 第18页 |
2.2 试验点的选定 | 第18-20页 |
第三章 试验方案与试验装置设计 | 第20-23页 |
3.1 试验方案 | 第20-22页 |
3.2 试验设备 | 第22页 |
3.3 试验小区设计 | 第22页 |
3.4 试验测量项目 | 第22-23页 |
第四章 室内模拟试验过程 | 第23-40页 |
4.1 各配件特性及用途 | 第23页 |
4.2 自行组合设计人工模拟降雨装置 | 第23-24页 |
4.3 室内率定降雨参数 | 第24-40页 |
4.3.1 降雨均匀系数 | 第24-34页 |
4.3.2 降雨量与降雨强度 | 第34-38页 |
4.3.3 降雨动能 | 第38-40页 |
第五章 野外黄土塬区模拟降雨试验 | 第40-50页 |
5.1 试验方法 | 第40-42页 |
5.2 结果分析 | 第42-50页 |
5.2.1 产流时间 | 第42-43页 |
5.2.2 不同降雨条件下坡地的产流规律分析 | 第43-44页 |
5.2.3 不同降雨条件下坡地入渗规律分析 | 第44-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50-52页 |
6.1 结论 | 第50-5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