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地方工业经济论文

江西省工业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第9-11页
        1.2.1 研究思路第10页
        1.2.2 主要内容第10-11页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1-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2 创新之处第12-13页
第2章 工业生态化相关理论概述第13-21页
    2.1 产业生态化内涵第13-14页
        2.1.1 产业生态学第13页
        2.1.2 产业生态化第13-14页
    2.2 产业生态化相关理论第14-16页
        2.2.1 产业发展趋势理论第14页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4-15页
        2.2.3 循环经济理论第15-16页
    2.3 工业生态化第16-18页
        2.3.1 工业生态系统理论第16-17页
        2.3.2 工业生态化实现路径第17-18页
    2.4 生态化水平与效率第18-20页
    2.5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江西工业生态化现状分析第21-41页
    3.1 工业能源消耗现状分析第21-26页
        3.1.1 工业整体能源消耗情况第21-23页
        3.1.2 工业各行业能源消耗情况第23-26页
    3.2 工业产出现状分析第26-28页
        3.2.1 工业整体产出情况第26-27页
        3.2.2 工业各行业产出情况第27-28页
    3.3 工业对环境影响现状分析第28-32页
        3.3.1 工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第29-30页
        3.3.2 工业各行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第30-32页
    3.4 江西工业生态化现状综合评价第32-38页
        3.4.1 耦合协调度模型第32-33页
        3.4.2 指标选取及相关处理第33-35页
        3.4.3 分析过程及结果第35-38页
    3.5 江西工业生态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第38-39页
        3.5.1 工业能源依赖度高第38页
        3.5.2 工业结构不合理第38-39页
        3.5.3 工业污染严重第39页
        3.5.4 “能源--产出--环境”发展失调第39页
    3.6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江西工业生态化效率分析第41-56页
    4.1 DEA效率评价模型介绍第41-44页
        4.1.1 CCR模型和BCC模型第41-42页
        4.1.2 超效率DEA模型第42-43页
        4.1.3 DEA-Malmquist指数分解模型第43-44页
    4.2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第44-48页
        4.2.1 指标选取原则第44-45页
        4.2.2 指标确定第45-46页
        4.2.3 数据来源及相关处理第46-48页
    4.3 分析结果第48-55页
        4.3.1 CCR模型分析结果第48-50页
        4.3.2 超效率DEA模型分析结果第50-51页
        4.3.3 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结果第51-55页
    4.4 江西工业生态化效率存在的问题第55页
        4.4.1 工业生态化效率低第55页
        4.4.2 工业生态化效率提升缓慢第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加速江西工业生态化发展的对策第56-63页
    5.1 宏观层面建立工业生态化发展的支撑体系第56-58页
        5.1.1 强化政府引导第56页
        5.1.2 强调制度创新第56-57页
        5.1.3 强调科技创新第57-58页
        5.1.4 完善基础设施第58页
    5.2 中观层面调整工业结构和建设生态工业园第58-60页
        5.2.1 调整工业结构第58-59页
        5.2.2 建设生态工业园第59-60页
    5.3 微观层面推行企业和个人生态化实践第60-63页
        5.3.1 加强技术投入第60-61页
        5.3.2 加强管理提升规模效率第61页
        5.3.3 实行清洁生产第61-62页
        5.3.4 倡导绿色消费第62-6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6.1 研究结论第63-64页
    6.2 研究展望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胡元倓与朱剑凡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下一篇:面向校园论坛的网络书写纹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