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第一章 注册资本认购制下公司债权人保护的法律意义 | 第11-23页 |
第一节 注册资本认购制概述 | 第11-19页 |
一、注册资本的内涵 | 第11-13页 |
二、注册资本认购制的概念 | 第13-14页 |
三、注册资本认购制的意义 | 第14-19页 |
第二节 保护公司债权人权益的意义 | 第19-23页 |
一、保护公司债权人权益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二、注册资本认购制下债权人保护的风险 | 第20-23页 |
第二章 我国注册资本认购制与保护公司债权人权益机制现状 | 第23-31页 |
第一节 注册资本制的沿革 | 第23-25页 |
一、1993年立法 | 第23-24页 |
二、2005年立法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注册资本认购制现行制度 | 第25-26页 |
第三节 保护债权人权益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一、缺乏保护债权人知情权的相关机制 | 第26-27页 |
二、分期缴纳制存在问题 | 第27-28页 |
三、法人人格否认制规定不合理 | 第28-29页 |
四、董事勤勉义务规定不玩完善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美国标准公司法及其对我国法的启示 | 第31-37页 |
第一节 相关现行制度 | 第31-36页 |
一、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 第32-33页 |
二、美国的股款催缴机制 | 第33-34页 |
三、法人人格否认法理 | 第34页 |
四、董事勤勉义务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对我国的启示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注册资本认购制下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的建议 | 第37-44页 |
第一节 构建中国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 第37-39页 |
一、设立和完善相关立法 | 第37-38页 |
二、激励民间征信企业的发展 | 第38页 |
三、完善现存的企业综合信息平台 | 第38-39页 |
第二节 股东分期缴纳制的完善 | 第39-40页 |
第三节 法人人格否认制的完善 | 第40-41页 |
第四节 经营机制的完善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