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制度因素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机理研究

论文创新点第5-12页
摘要第12-14页
ABSTRACT第14-17页
第1章 导论第18-36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8-24页
        1.1.1 研究问题提出第18-21页
        1.1.2 研究意义第21-2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第24-2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24-26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26-28页
        1.2.3 简要述评第28-29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9-32页
        1.3.1 研究内容第29页
        1.3.2 研究方法第29-31页
        1.3.3 论文框架第31-32页
        1.3.4 章节结构第32页
    1.4 创新与研究难点第32-35页
        1.4.1 创新之处与理论贡献第32-34页
        1.4.2 论文研究难点第34-35页
    1.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综述第36-67页
    2.1 企业资本及其结构理论第36-43页
        2.1.1 企业资本第36-39页
        2.1.2 企业融资结构第39-43页
    2.2 企业融资约束理论第43-58页
        2.2.1 企业融资约束内涵第43-44页
        2.2.2 企业融资约束成因第44-50页
        2.2.3 企业融资约束计量第50-58页
    2.3 企业融资环境相关理论第58-65页
        2.3.1 宏观经济环境第58-59页
        2.3.2 企业政治关系第59-62页
        2.3.3 融资制度环境第62-65页
    2.4 研究评述第65-67页
第3章 制度变迁与企业融资行为第67-96页
    3.1 制度规律及其测度第67-82页
        3.1.1 制度规律第67-72页
        3.1.2 制度变迁第72-74页
        3.1.3 制度测度第74-82页
    3.2 制度影响行为数理逻辑分析第82-86页
        3.2.1 逻辑假设第82-83页
        3.2.2 数理证明第83-84页
        3.2.3 行为结果多样性与复杂性第84-86页
    3.3 制度变迁中我国企业融资行为动态变化第86-95页
        3.3.1 我国企业融资行为“异象”特征第86-91页
        3.3.2 制度变迁中我国企业融资困境第91-94页
        3.3.3 中西方企业融资行为差异原因第94-95页
    3.4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4章 制度因素对企业融资约束形成的影响机理第96-110页
    4.1 制度是企业融资约束的根本原因第96-101页
        4.1.1 制度与信息不对称第98-99页
        4.1.2 制度与企业融资成本第99-101页
    4.2 制度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机理第101-105页
        4.2.1 制度对企业融资约束传导机制第101-102页
        4.2.2 制度孕育下融约束条件的生成第102-105页
    4.3 企业融资约束中的制度因素分析第105-109页
        4.3.1 市场化进程决定企业外部融资成本第106-107页
        4.3.2 政府干预改变金融资源配置方向第107页
        4.3.3 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效应第107-108页
        4.3.4 法治环境关系企业外部融资能力第108-109页
        4.3.5 产品市场影响企业现金流持有第109页
    4.4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5章 制度因素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实证(一)——基于上市企业样本数据第110-134页
    5.1 研究假设第110-113页
    5.2 理论模型、变量和数据第113-120页
        5.2.1 模型回溯第113-114页
        5.2.2 欧拉方程投资模型第114-117页
        5.2.3 变量及定义第117-118页
        5.2.4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第118-120页
    5.3 检验分析思路第120-122页
        5.3.1 因变量滞后项与SYS-GMM估计第120-121页
        5.3.2 估计分析思路第121-122页
    5.4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22-126页
        5.4.1 样本描述性统计第122-125页
        5.4.2 变量描述性统计第125-126页
    5.5 模型参数估计及分析第126-131页
        5.5.1 模型估计结果第126-127页
        5.5.2 估计结果分析第127-128页
        5.5.3 稳健性检验第128-131页
    5.6 制度因素影响融资约束差异性比较第131-132页
    5.7 检验结果及讨论第132-133页
    5.8 本章小结第133-134页
第6章 制度因素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实证(二) ——基于非上市中小微企业调查样本数据第134-155页
    6.1 调查研究方案第134-136页
        6.1.1 调查研究对象选择第134-136页
        6.1.2 调查研究目标和形式第136页
    6.2 调查问卷设计第136-141页
        6.2.1 调查假设第137页
        6.2.2 量表题项来源依据第137-138页
        6.2.3 量表题项内容设计第138-141页
    6.3 数据分析第141-151页
        6.3.1 描述性统计第141-145页
        6.3.2 信度检验第145-147页
        6.3.3 效度分析第147-150页
        6.3.4 相关性分析第150-151页
    6.4 调查结果及讨论第151-154页
        6.4.1 市场制度约束第152-153页
        6.4.2 服务体系缺陷第153-154页
        6.4.3 监管制度缺位第154页
    6.5 本章小结第154-155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55-166页
    7.1 研究结论第155-157页
        7.1.1 制度框架制约企业获取外部融资能力第156页
        7.1.2 制度因素与企业融资约束有逻辑必然第156-157页
        7.1.3 制度因素影响融资约束的程度有差异第157页
        7.1.4 纾解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必须改善制度第157页
    7.2 启示及政策建议第157-164页
        7.2.1 缓减企业融资约束根本在于制度创新第158-160页
        7.2.2 减少政府干预行为释放市场本身力量第160-161页
        7.2.3 回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之本原及宗旨第161-162页
        7.2.4 构建良性金融生态提升企业融资能力第162-164页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164-166页
参考文献第166-181页
附录 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调查问卷第181-18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成果目录第185-186页
致谢第186页

论文共1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农户参与的异质效应研究--以苏州及成都两个典型创新实践区域为实证
下一篇:毛泽东家风及启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