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传统Pt基催化剂 | 第10-11页 |
1.2 过渡金属碳化物 | 第11-12页 |
1.3 碳化钼基催化剂 | 第12-13页 |
1.3.1 碳化钼基催化剂的优势 | 第12-13页 |
1.3.2 碳化钼基催化剂的不足 | 第13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6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第16-26页 |
2.1 第一性原理 | 第16-18页 |
2.2 密度泛函理论 | 第18-21页 |
2.2.1 Kohn-Sham方程 | 第18-20页 |
2.2.2 交换关联项的处理 | 第20-21页 |
2.3 赝势理论 | 第21-22页 |
2.3.1 PAW势 | 第22页 |
2.4 MS程序包 | 第22页 |
2.5 第一性原理原子热力学方法 | 第22-26页 |
第三章 原子Pt增强α-Mo_2C(0001)抗硫中毒特性机理 | 第26-34页 |
3.1 前言 | 第26-27页 |
3.2 计算方法和模型 | 第27-28页 |
3.2.1 模型 | 第27-28页 |
3.2.2 方法 | 第2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2页 |
3.3.1 含硫物种(S、HS和H_2S)在α-Mo_2C(0001)表面的吸附 | 第28-29页 |
3.3.2 含硫物种H_2S,HS和S在Pt/α-Mo_2C表面上的吸附 | 第29-31页 |
3.3.3 讨论 | 第31-32页 |
3.4 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Pt_x(x=0,1,4和8)修饰的α-Mo_2C(0001)表面的抗硫中毒特性 | 第34-48页 |
4.1 前言 | 第34-35页 |
4.2 计算方法与模型 | 第35-39页 |
4.2.1 模型 | 第35-37页 |
4.2.2 方法 | 第37-39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39-46页 |
4.3.1 Pt_x团簇负载在α-Mo_2C(0001)表面的性质 | 第39-44页 |
4.3.2 热力学相图 | 第44-46页 |
4.4 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