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环境中抗生素污染概述 | 第10-13页 |
1.1.1 抗生素药物简述 | 第10页 |
1.1.2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类 | 第10-11页 |
1.1.3 抗生素类药物的污染现状 | 第11-12页 |
1.1.4 抗生素类药物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12-13页 |
1.2 抗生素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物理处理技术 | 第13-14页 |
1.2.2 生物处理技术 | 第14页 |
1.2.3 化学处理技术 | 第14-17页 |
1.3 超声空化机理简述 | 第17-19页 |
1.3.1 热点理论 | 第17-18页 |
1.3.2 自由基反应理论 | 第18-19页 |
1.3.3 超临界氧化理论 | 第19页 |
1.4 超声与其它高级氧化技术的联用 | 第19-20页 |
1.4.1 超声/H_2O_2体系 | 第19-20页 |
1.4.2 超声/K_2S_2O_8体系 | 第20页 |
1.5 课题的引出 | 第20-21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22-28页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2-23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2.2 实验与分析方法 | 第23-26页 |
2.2.1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2.2.2 分析方法 | 第24-26页 |
2.3 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2.3.1 超声/H_2O_2体系降解环丙沙星模拟废水 | 第26页 |
2.3.2 超声/K_2S_2O_8体系降解环丙沙星模拟废水 | 第26-27页 |
2.3.3 超声/H_2O_2体系与超声/K_2S_2O_8体系降解环丙沙星的比较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超声/H_2O_2体系降解环丙沙星模拟废水 | 第28-42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实验内容 | 第2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8-41页 |
3.3.1 H_2O_2浓度的影响 | 第28-30页 |
3.3.2 超声功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3 pH值的影响 | 第31-33页 |
3.3.4 超声/H_2O_2体系与单一条件降解的对比分析 | 第33-34页 |
3.3.5 不同初始浓度电功消耗比较 | 第34-41页 |
3.4 结论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超声/K_2S_2O_8体系降解环丙沙星模拟废水 | 第42-52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实验内容 | 第4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9页 |
4.3.1 K_2S_2O_8浓度的影响 | 第42-44页 |
4.3.2 超声功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3 pH值的影响 | 第45-47页 |
4.3.4 超声/K_2S_2O_8体系与单一条件降解的对比分析 | 第47-49页 |
4.3.5 异丙醇对超声/K_2S_2O_8体系的影响分析 | 第49页 |
4.4 结论 | 第49-52页 |
第五章 超声/H_2O_2体系与超声/K_2S_2O_8体系降解环丙沙星的比较 | 第52-60页 |
5.1 引言 | 第52页 |
5.2 实验内容 | 第5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2-58页 |
5.3.1 超声/H_2O_2体系与超声/K_2S_2O_8体系降解环丙沙星的比较 | 第52-54页 |
5.3.2 两种体系对环丙沙星COD去除率的对比分析 | 第54-55页 |
5.3.3 两种体系对环丙沙星废水可生化性影响的对比分析 | 第55-57页 |
5.3.4 两种体系对环丙沙星TOC去除率的对比分析 | 第57-58页 |
5.4 结论 | 第58-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61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61页 |
6.3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