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钼系催化剂的制备及降解模拟染料废水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光催化及湿式催化氧化技术概述第13-15页
        1.2.1 催化氧化技术的定义第13-14页
        1.2.2 催化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第14-15页
    1.3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15-17页
        1.3.1 水热合成法第16页
        1.3.2 溶胶-凝胶法第16页
        1.3.3 模板法第16-17页
        1.3.4 离子交换法第17页
    1.4 催化剂的改性途径第17-19页
        1.4.1 金属与非金属的掺杂第17-18页
        1.4.2 异质结第18页
        1.4.3 表面活性剂修饰第18-19页
        1.4.4 与π-共轭结构复合第19页
    1.5 催化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第19-21页
        1.5.1 光源第19-20页
        1.5.2 反应温度第20页
        1.5.3 催化剂的种类及投加量第20-21页
        1.5.4 溶液pH第21页
        1.5.5 溶解氧溶度第21页
        1.5.6 污染物浓度第21页
    1.6 钼系催化材料的应用第21-22页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4-30页
    2.1 实验内容第24-25页
    2.2 研究方法第25-30页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5-26页
        2.2.2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第26-28页
        2.2.3 光催化反应中光源的选择第28-29页
        2.2.4 催化性能测试流程第29页
        2.2.5 废水水质第29-30页
第三章 水热法制备MoO_3湿式催化剂及催化性能研究第30-42页
    3.1 引言第30-31页
    3.2 MOO_3催化剂的制备第31页
    3.3 MOO_3催化剂的表征第31页
    3.4 MOO_3催化活性实验设计研究第31-32页
    3.5 结果与讨论第32-41页
        3.5.1 MOO_3催化剂的制备条件的优化第32-34页
        3.5.2 MOO_3催化剂的表征第34-37页
        3.5.3 MOO_3催化活性的测试第37-41页
    3.6 降解过程中活性物质的探讨第41页
    3.7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花状”MoS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太阳光下催化性能的研究第42-50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MoS_2光催化剂的制备第42-43页
    4.3 MoS_2光催化剂的表征第43页
    4.4 MoS_2光催化活性实验设计研究第43-44页
    4.5 结果与讨论第44-48页
        4.5.1 MoS_2光催化剂的表征第44-46页
        4.5.2 MoS_2光催化活性的测试第46-48页
    4.6 MoS_2的形成机理第48-49页
    4.7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水热法制备BiVO_4/Bi_2S_3/MoS_2n-p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第50-66页
    5.1 引言第50-51页
    5.2 实验部分第51-53页
        5.2.1 BiVO_4/Bi_2S_3/MoS_2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第51-52页
        5.2.2 BiVO_4/Bi_2S_3/MoS_2异质结光催化剂的表征手段第52页
        5.2.3 BiVO_4/Bi_2S_3/MoS_2异质结光催化剂活性测试第52-53页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3-62页
        5.3.1 BiVO_4/Bi_2S_3/MoS_2异质结光催化剂的表征分析第53-59页
        5.3.2 BiVO_4/Bi_2S_3/MoS_2异质结光催化剂的性能测试第59-62页
    5.4 光催化机理的探讨第62-65页
    5.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水热法制备3DMoS_2/RGO复合气凝胶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第66-78页
    6.1 引言第66页
    6.2 实验部分第66-68页
        6.2.1 MoS_2/RGO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第66-67页
        6.2.2 MoS_2/RGO复合光催化剂的表征手段第67页
        6.2.3 MoS_2/RGO复合光催化剂活性测试第67-68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68-75页
        6.3.1 MoS_2、RGO和MoS_2/RGO光催化剂活性的研究第68-70页
        6.3.2 光催化剂的表征第70-75页
    6.4 本章小结第75-7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2页
    7.1 结论第78-80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80页
    7.3 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92页
致谢第92-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94-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蒸发—臭氧氧化耦合技术处理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
下一篇:超声/H2O2体系与超声/K2S2O8体系降解环丙沙星模拟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