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丝状真菌表达系统概述 | 第10-15页 |
1.1.1 丝状真菌表达系统的特点 | 第10-11页 |
1.1.2 丝状真菌表达系统的优化 | 第11-12页 |
1.1.3 丝状真菌的遗传特点 | 第12-15页 |
1.2 脂肪酶研究进展和应用 | 第15-20页 |
1.2.1 脂肪酶简介及其特征 | 第15-17页 |
1.2.2 脂肪酶来源及菌株的选育 | 第17-18页 |
1.2.3 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耐热脂肪酶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0-22页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无孢黑曲霉SH-2 多拷贝糖化酶基因敲除的研究 | 第22-66页 |
2.1 引言 | 第22-23页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50页 |
2.2.1 主要实验材料 | 第23-28页 |
2.2.2 多拷贝糖化酶基因第一次基因敲除 | 第28-42页 |
2.2.3 多拷贝糖化酶基因第一次敲除转化子的 pyr G 基因 recycle 的研究 | 第42-44页 |
2.2.4 多拷贝糖化酶基因第二次基因敲除 | 第44-46页 |
2.2.5 多拷贝糖化酶基因第二次敲除转化子的 pyr G 基因 recycle 的研究 | 第46-47页 |
2.2.6 多拷贝糖化酶基因第三次基因敲除 | 第47-48页 |
2.2.7 多拷贝糖化酶基因第三次敲除转化子的 pyr G 基因 recycle 的研究 | 第48-49页 |
2.2.8 SDS-PAGE 蛋白电泳检测糖化酶敲除效果 | 第49-5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0-64页 |
2.3.1 多拷贝糖化酶基因第一次敲除 | 第50-55页 |
2.3.2 糖化酶基因第一次敲除菌pyrG基因recycle | 第55-57页 |
2.3.3 多拷贝糖化酶基因第二次敲除 | 第57-60页 |
2.3.4 糖化酶基因第二次敲除菌pyrG基因recycle | 第60-61页 |
2.3.5 多拷贝糖化酶基因第三次敲除 | 第61-63页 |
2.3.6 糖化酶基因第三次敲除菌pyrG基因recycle | 第63-64页 |
2.3.7 三次糖化酶敲除菌株发酵液SDS-PAGE蛋白电泳 | 第6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三章 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耐热脂肪酶表达的研究 | 第66-80页 |
3.1 引言 | 第66-67页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67-72页 |
3.2.1 主要实验材料 | 第67-68页 |
3.2.2 实验内容 | 第68-7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2-78页 |
3.3.1 表达载体构建 | 第72-74页 |
3.3.2 耐热脂肪酶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 | 第74-7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四章 糖化酶基因敲除改造后的耐热脂肪酶转化子 5L发酵罐发酵小试 | 第80-89页 |
4.1 引言 | 第80页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80-83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80-81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81-8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3-88页 |
4.3.1 发酵过程参数控制 | 第83-84页 |
4.3.2 发酵液生物学参数测定 | 第84-86页 |
4.3.3 菌丝形态观察 | 第86-87页 |
4.3.4 不同时间段发酵液SDS-PAGE蛋白电泳 | 第87-8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结论 | 第89页 |
展望 | 第89-91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附件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