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本文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2 国内外现有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架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系统理论知识介绍 | 第17-31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心电相关知识介绍 | 第17-20页 |
2.3 确定学习理论 | 第20-25页 |
2.3.1 RBF神经网络 | 第20-22页 |
2.3.2 径向基函数的PE条件 | 第22-23页 |
2.3.3 动态模式识别 | 第23-25页 |
2.4 确定学习理论在早期心肌缺血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2.5 UML简介 | 第27-28页 |
2.6 本文所用软件介绍 | 第28-30页 |
2.6.1 SQL Server 2008 | 第28-29页 |
2.6.2 VS 2010 | 第29-3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心电管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 第31-43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系统的需求和可行性分析 | 第31-32页 |
3.2.1 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31-32页 |
3.2.2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第32页 |
3.3 系统功能分析 | 第32-34页 |
3.4 系统整体框架结构 | 第34-42页 |
3.4.1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 第34-36页 |
3.4.2 系统的UML模型 | 第36-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心电数据库的实现 | 第43-56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数据库系统概述 | 第43-46页 |
4.2.1 数据库系统 | 第43-44页 |
4.2.2 数据模型 | 第44-45页 |
4.2.3 标准SQL语言 | 第45-46页 |
4.3 心电数据库设计 | 第46-53页 |
4.3.1 基本表的设计 | 第46-50页 |
4.3.2 心电数据库表间关系 | 第50-52页 |
4.3.3 心电数据库在系统中作用 | 第52-53页 |
4.4 数据库的管理 | 第53页 |
4.5 ADO连接数据库 | 第53-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心电管理系统的实现 | 第56-78页 |
5.1 引言 | 第56-57页 |
5.2 系统主界面设计 | 第57-58页 |
5.3 用户状态功能的实现 | 第58-63页 |
5.3.1 用户登录模块 | 第58-60页 |
5.3.2 用户信息维护模块 | 第60-63页 |
5.4 数据采集功能的实现 | 第63-67页 |
5.4.1 MFC串口通信介绍 | 第63-65页 |
5.4.2 数据采集模块 | 第65-67页 |
5.5 信息管理功能的实现 | 第67-76页 |
5.5.1 个人信息管理模块 | 第67-70页 |
5.5.2 诊断结果管理模块 | 第70-76页 |
5.6 系统性能评估 | 第76-77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件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