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概况及经营方式研究 | 第20-31页 |
2.1 网贷行业发展概况 | 第20-26页 |
2.1.1 网贷平台数量发展情况分析 | 第20-21页 |
2.1.2 交易规模发展情况分析 | 第21-22页 |
2.1.3 投资及借款人发展情况分析 | 第22-23页 |
2.1.4 行业集中度分析 | 第23-24页 |
2.1.5 地域集中度分析 | 第24-25页 |
2.1.6 借款利率及期限分析 | 第25-26页 |
2.2 P2P网络借贷主要经营方式 | 第26-31页 |
2.2.1 自主配对交易方式 | 第26-27页 |
2.2.2 平台配对,线下交易方式 | 第27-28页 |
2.2.3 理财方式 | 第28-29页 |
2.2.4 第三方存管方式 | 第29-31页 |
第三章 P2P网贷风险及网贷行业风控研究 | 第31-37页 |
3.1 P2P网贷行业主要风险分析 | 第31-33页 |
3.1.1 信用风险 | 第31页 |
3.1.2 操作风险 | 第31-32页 |
3.1.3 流动性风险 | 第32页 |
3.1.4 信用卡套现及洗钱风险 | 第32页 |
3.1.5 网络风险 | 第32-33页 |
3.2 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风控措施 | 第33-37页 |
3.2.1 风险准备金型风控措施 | 第33-34页 |
3.2.2 公司担保型风控措施 | 第34页 |
3.2.3 抵质押型风控措施 | 第34页 |
3.2.4 保险公司承保型风控措施 | 第34-35页 |
3.2.5 供应链金融型风控措施 | 第35页 |
3.2.6 各风控措施在TOP100网贷平台应用情况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我国P2P网贷行业自律及监管发展概况 | 第37-54页 |
4.1 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概况 | 第37-39页 |
4.1.1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展概况 | 第37-38页 |
4.1.2 其他自律组织及地方行业协会发展概况 | 第38-39页 |
4.2 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监管发展概况 | 第39-51页 |
4.2.1 监管发展历程 | 第39-47页 |
4.2.2 政府监管现状 | 第47-51页 |
4.3 行业自律及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51-54页 |
4.3.1 行业自律存在的问题 | 第51页 |
4.3.2 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51-54页 |
第五章 国外P2P网贷监管借鉴 | 第54-66页 |
5.1 国外P2P网络借贷行业主要运营方式 | 第54-57页 |
5.1.1 美国P2P网贷行业运营方式 | 第54-56页 |
5.1.2 英国P2P网贷行业运营方式 | 第56页 |
5.1.3 德国P2P网贷行业运营方式 | 第56-57页 |
5.2 国外P2P网络借贷公司风控措施 | 第57-61页 |
5.2.1 借款借出前的风控措施 | 第57-59页 |
5.2.2 借款正常还款阶段的风控措施 | 第59页 |
5.2.3 借款发生违约后的风控措施 | 第59-61页 |
5.3 国外P2P网贷行业监管实践 | 第61-65页 |
5.3.1 美国P2P网贷行业监管实践 | 第61-62页 |
5.3.2 英国P2P网贷行业监管实践 | 第62-64页 |
5.3.3 德国P2P网贷行业监管实践 | 第64-65页 |
5.4 国外P2P网贷行业监管实践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 第65-66页 |
第六章 完善我国P2P网络借贷监管政策的建议 | 第66-70页 |
6.1 建立监管长效机制 | 第66页 |
6.2 加强监管协调机制 | 第66页 |
6.3 坚持适度监管原则 | 第66-67页 |
6.4 建立健全征信机制 | 第67-68页 |
6.5 加强投资者教育 | 第68页 |
6.6 建立网贷保险制度 | 第68-69页 |
6.7 加强行业自律建设 | 第69页 |
6.8 鼓励网贷企业完善风控机制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