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机械和设备论文--石方机械和设备论文

冲击式破碎锤头磨损实验及仿真优化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9-21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20页
        1.2.1 磨损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磨损仿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破碎机磨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0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0页
    1.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2章 锤头的磨损类型第21-41页
    2.1 磨损分类第21-25页
    2.2 破碎过程离散元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第25-30页
        2.2.1 离散单元法的基本理论第25-26页
        2.2.2 Hertz-Mindlin(noslip)接触模型第26-28页
        2.2.3 破碎机转子三维模型的建立第28-29页
        2.2.4 仿真参数的选取第29-30页
    2.3 破碎过程锤头的受力和颗粒的运动轨迹及受力分析第30-36页
        2.3.1 锤头受力分析第32-34页
        2.3.2 颗粒运动轨迹分析第34-35页
        2.3.3 颗粒受力分析第35-36页
    2.4 锤头磨损形式的确定第36-37页
    2.5 锤头磨损表面扫描电镜分析第37-39页
    2.6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3章 锤头冲击磨损的仿真第41-59页
    3.1 磨损实验及参数提取第41-49页
        3.1.1 锤头磨损评价参数第41页
        3.1.2 实验平台的构建第41-43页
        3.1.3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43-44页
        3.1.4 磨损参数测量第44-49页
    3.2 锤头冲击磨损离散元仿真第49-52页
        3.2.1 锤头冲击磨损的计算方法第49-51页
        3.2.2 不同计算方法的结果第51-52页
    3.3 仿真与实验对比第52-56页
    3.4 现有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分析第56-57页
    3.5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4章 锤头磨损计算方法及优化第59-67页
    4.1 锤头磨损计算方法的优化第59-61页
    4.2 优化前后的计算方法的对比第61-65页
    4.3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5章 锤头磨损均匀性仿真分析及转子结构优化第67-95页
    5.1 影响锤头磨损的主要因素分析第67-68页
    5.2 锤头磨损仿真实验方案设计第68-69页
    5.3 单一因素下锤头磨损规律的研究第69-82页
        5.3.1 不同转子外边缘线速度下锤头磨损规律第69-70页
        5.3.2 不同入料量下锤头磨损规律第70-71页
        5.3.3 不同入料高度下锤头磨损规律第71-73页
        5.3.4 不同喂料环内径下锤头磨损规律第73-74页
        5.3.5 不同分料锥高度下锤头磨损规律第74-76页
        5.3.6 不同分料锥角度下锤头磨损规律第76-77页
        5.3.7 不同流道板长度下锤头磨损规律第77-79页
        5.3.8 不同流道板角度下锤头磨损规律第79-80页
        5.3.9 不同锤头夹角下锤头磨损规律第80-82页
    5.4 转子锤头整体磨损均匀性研究第82-86页
    5.5 结构优化设计第86-92页
        5.5.1 正交实验的因素水平确定第86-87页
        5.5.2 正交实验的方案设计与指标确定第87-88页
        5.5.3 实验结果分析第88-92页
    5.6 结果仿真验证第92页
    5.7 本章小结第92-95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95-97页
    6.1 总结第95-96页
    6.2 展望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3页
致谢第103-10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元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整体特征研究
下一篇:旅游商业化影响下的鼓浪屿历史城镇社区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