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纯电动微型厢式运输车整车控制器设计及驱动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及驱动控制策略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及驱动控制策略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及驱动控制策略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4-16页
第二章 纯电动微型厢式运输车整车结构与整车控制器分析第16-29页
    §2.1 纯电动微型厢式运输车整车结构第16-26页
        §2.1.1 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第17-19页
        §2.1.2 动力电池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第19-21页
        §2.1.3 仪表与车载传感器第21-22页
        §2.1.4 CAN总线网络与远程监控系统第22-25页
        §2.1.5 其他车载设备第25-26页
    2.2 纯电动厢式运输车整车控制器分析第26-28页
        §2.2.1 整车控制器的基本功能第26页
        §2.2.2 整车控制器的设计要求第26-27页
        §2.2.3 整车控制器外部连接接口定义第27-28页
    §2.3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纯电动微型厢式运输车整车控制器硬件设计第29-39页
    §3.1 整车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第29-34页
        §3.1.1 MC9S12XEP100最小控制系统模块第30页
        §3.1.2 电源模块第30-31页
        §3.1.3 模拟量采集模块第31页
        §3.1.4 开关量采集模块第31-32页
        §3.1.5 开关量驱动模块第32页
        §3.1.6 PWM波驱动模块第32-33页
        §3.1.7 CAN总线通信模块第33-34页
    §3.2 整车控制器硬件抗干扰设计第34-36页
        §3.2.1 电磁兼容性设计第34-35页
        §3.2.2 抗震抗冲击设计第35页
        §3.2.3 散热能力设计第35-36页
        §3.2.4 电源电压承受能力设计第36页
    §3.3 整车控制器硬件实现第36-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纯电动微型厢式运输车整车控制器软件设计第39-51页
    §4.1 整车控制器主程序软件设计第39-43页
        §4.1.1 整车控制器自检策略第41页
        §4.1.2 高压上下电策略第41-42页
        §4.1.3 故障检测与管理策略第42页
        §4.1.4 CAN总线信息收发策略第42-43页
        §4.1.5 整车控制器车载设备控制策略第43页
    §4.2 整车控制器在线软件升级软件设计第43-50页
        §4.2.1 整车控制器在线软件升级平台硬件要求第44-45页
        §4.2.2 整车控制器在线软件升级平台搭建第45-48页
        §4.2.3 整车控制器在线软件升级平台测试第48-50页
    §4.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纯电动微型厢式运输车驱动控制策略研究第51-67页
    §5.1 纯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策略分析第51-53页
        §5.1.1 纯电动微型厢式运输车常用电机驱动控制策略第51-52页
        §5.1.2 纯电动微型厢式运输车改进的电机驱动控制策略第52-53页
        §5.1.3 纯电动厢式微型运输车电机驱动控制策略分析第53页
    §5.2 纯电动厢式微型运输车电机驱动控制策略设计第53-59页
        §5.2.1 电机系统效率map图插值表策略第54-56页
        §5.2.2 模糊控制器策略第56-59页
    §5.3 驱动控制策略仿真验证第59-66页
    §5.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实车测试第67-73页
    §6.1 车辆堵转测试第67-68页
    §6.2 车辆空转测试第68-69页
    §6.3 车辆路试第69-72页
        §6.3.1 车辆加速测试第70-71页
        §6.3.2 续航里程测试第71-72页
    §6.4 本章总结第72-73页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第73-75页
    §7.1 研究工作总结第73-74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致谢第79-80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某国产混合动力SUV汽车碰撞电安全研究
下一篇:基于UDS的行车状态评估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