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盆地凌源五家子地区下白垩统九佛堂组油页岩特征及资源评价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17页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 油页岩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研究区现状 | 第10-12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5 论文工作量 | 第14页 |
1.6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14-17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7-22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7-18页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第18-22页 |
第3章 油页岩特征 | 第22-39页 |
3.1 岩石矿物学特征 | 第22-24页 |
3.2 油页岩品质特征 | 第24-28页 |
3.3 油页岩无机地球化学特征 | 第28-30页 |
3.4 油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第30-39页 |
第4章 沉积相分析 | 第39-63页 |
4.1 沉积相识别标志 | 第39-43页 |
4.2 沉积相类型 | 第43-50页 |
4.3 层序格架内沉积相展布 | 第50-63页 |
第5章 层序格架内油页岩分布规律 | 第63-71页 |
5.1 油页岩垂向展布特征 | 第63-65页 |
5.2 油页岩平面展布特征 | 第65-71页 |
第6章 油页岩资源评价 | 第71-78页 |
6.1 油页岩评价边界指标 | 第71页 |
6.2 油页岩资源评价方法及流程 | 第71-72页 |
6.3 油页岩资源评价参数 | 第72-73页 |
6.4 油页岩资源评价 | 第73-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习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