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宽带低频压电能量收集装置的仿真与设计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第一章 绪论第6-20页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6-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18页
        1.2.1 国外研究动态第7-14页
        1.2.2 国内研究动态第14-18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18-20页
第二章 悬臂梁式压电能量收集装置理论分析第20-36页
    2.1 压电能量收集装置理论基础第20-23页
        2.1.1 压电效应第20页
        2.1.2 压电材料第20-22页
        2.1.3 压电材料工作模式第22页
        2.1.4 压电函数第22-23页
    2.2 悬臂梁式压电能量收集装置系统组成第23-26页
        2.2.1 压电能量转换单元第24-25页
        2.2.2 交直流转换单元第25-26页
        2.2.3 能量存储单元第26页
    2.3 悬臂梁式压电能量收集装置数学模型第26-35页
        2.3.1 线性悬臂梁式压电能量收集装置数学模型第26-31页
        2.3.2 磁力调频非线性悬臂梁式压电能量收集装置数学模型第31-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悬臂梁式压电能量收集装置的仿真分析第36-46页
    3.1 有限元理论第36-37页
        3.1.1 有限元分析法的分析过程第36页
        3.1.2 ANSYS有限元软件第36-37页
    3.2 线性悬臂梁式压电能量收集装置有限元分析第37-41页
        3.2.1 压电悬臂梁材料特性参数和几何尺寸第37页
        3.2.2 ANSYS压电参数设置第37-39页
        3.2.3 ANSYS前处理第39-40页
        3.2.4 ANSYS求解及后处理第40-41页
    3.3 磁力调频非线性悬臂梁式压电能量收集装置有限元分析第41-45页
        3.3.1 压电悬臂梁材料特性和几何尺寸第41页
        3.3.2 ANSYS前处理第41-42页
        3.3.3 ANSYS求解第42-43页
        3.3.4 ANSYS后处理第43-44页
        3.3.5 磁力调频非线性压电能量收集装置永磁体间距的优化设计第44-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新型压电能量收集装置第46-57页
    4.1 结构形式第46页
    4.2 理论分析第46-49页
    4.3 有限元仿真第49-51页
        4.3.1 压电悬臂梁材料特性和几何尺寸第49页
        4.3.2 ANSYS前处理第49-50页
        4.3.3 ANSYS求解及后处理第50-51页
    4.4 强度分析第51-54页
    4.5 优化设计第54-56页
        4.5.1 永磁铁间距d的优化设计第54-56页
        4.5.2 弹性梁末端质量块质量的仿真分析第56页
    4.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8页
    5.1 全文总结第57页
    5.2 工作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2-64页
致谢第64-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硬件实时操作系统中任务切换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城市交通公交车到站时间预测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