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论文--机械摩擦、磨损与润滑论文--润滑论文

大功率柴油机主轴承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特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6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分析第11-24页
        1.2.1 轴承润滑分析的早期研究第11-14页
        1.2.2 轴承润滑的分析方法第14-15页
        1.2.3 轴承润滑实际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第15-20页
        1.2.4 滑动轴承的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分析第20-22页
        1.2.5 计入表面形貌效应的轴承流体动力润滑分析第22-23页
        1.2.6 滑动轴承油膜边界条件的研究第23-24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2 润滑及多体动力学理论基础第26-39页
    2.1 柴油机主轴承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第26-33页
        2.1.1 主轴承流体动力润滑的基础方程第26-28页
        2.1.2 滑动轴承的油膜厚度公式第28-29页
        2.1.3 考虑轴承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第29-31页
        2.1.4 考虑轴承表面弹性变形的影响第31-32页
        2.1.5 考虑润滑油的粘压效应第32-33页
        2.1.6 扩展雷诺方程第33页
    2.2 AVL EXCITE多体动力学理论第33-38页
        2.2.1 多体动力学质点坐标描述第33-34页
        2.2.2 多体动力学质点的动力学方程第34-36页
        2.2.3 自由度缩减理论第36-38页
        2.2.4 动态缩减的动力学方程第38页
    2.3 本章小结第38-39页
3 柴油机主轴承弹性流体动压润滑仿真模型建立第39-53页
    3.1 轴系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第39-40页
    3.2 连杆与主轴承座的有限元模型第40-42页
        3.2.1 网格要求第40-41页
        3.2.2 有限元前处理第41-42页
    3.3 有限元模型动态缩减第42-44页
        3.3.1 主自由度的选取原则第42-44页
        3.3.2 结构动态缩减第44页
    3.4 轴结构化建模工具Shaft Modeler第44-46页
    3.5 弹性流体动压润滑模型的建立第46-52页
        3.5.1 AVL-PU全局参数设置第47页
        3.5.2 AVL-PU体单元定义第47-49页
        3.5.3 AVL-PU连接单元定义第49-51页
        3.5.4 仿真控制参数与缸压曲线的输入第51-52页
    3.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4 V12 柴油机主轴承弹性流体动压润滑仿真分析第53-86页
    4.1 标定转速下所有主轴承的润滑性能结果分析第53-61页
        4.1.1 最小油膜厚度结果分析第53-55页
        4.1.2 峰值油膜压力结果分析第55-57页
        4.1.3 摩擦损失总功结果分析第57-59页
        4.1.4 轴承2D结果分析第59-61页
    4.2 主轴承润滑性能影响因素分析第61-84页
        4.2.1 轴承间隙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分析第62-64页
        4.2.2 润滑油品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分析第64-66页
        4.2.3 供油压力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分析第66-68页
        4.2.4 油槽参数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分析第68-70页
        4.2.5 油孔参数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分析第70-72页
        4.2.6 轴承表面形貌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分析第72-74页
        4.2.7 轴瓦形状误差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分析第74-79页
        4.2.8 轴承宽度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分析第79-81页
        4.2.9 曲轴平衡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分析第81-82页
        4.2.10 主轴颈直径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分析第82-84页
    4.3 本章小结第84-86页
5 V12 柴油机结构参数改进设计第86-93页
    5.1 改进方案下主轴承最小油膜厚度结果分析第86-88页
    5.2 改进方案下主轴承峰值油膜压力结果分析第88-90页
    5.3 改进方案下主轴承的摩擦损失总功结果分析第90-92页
    5.4 本章小结第92-93页
6 总结与展望第93-96页
    6.1 全文总结第93-94页
    6.2 研究展望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6-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具有梯度组织的Inconel718合金激光立体成形制备机理及技术研究
下一篇:难变形金属筒形件热强旋成形机理及工艺参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