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UV光固化纳米银导电油墨的生物制备、性能研究及其在RFID领域的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8页
    1.1 前言第12-14页
    1.2 物联网及其核心技术--RFID的概述第14-18页
        1.2.1 物联网概述第14页
        1.2.2 RFID技术概述第14-16页
        1.2.3 设计无源RFID的理论基础第16-18页
    1.3 导电油墨的配置及研究进展第18-21页
        1.3.1 导电油墨概述第18-20页
        1.3.2 导电油墨研究进展第20-21页
    1.4 纳米银的制备及研究进展第21-26页
        1.4.1 纳米银的制备方法第22-25页
        1.4.2 稻草概述第25-26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纳米银颗粒的生物制备工艺研究第28-48页
    2.1 前言第28-29页
    2.2 实验仪器及材料第29-30页
        2.2.1 实验药品第29页
        2.2.2 实验仪器第29-30页
    2.3 实验步骤第30-32页
        2.3.1 纳米银的制备第30页
        2.3.2 测试与表征第30-32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2-46页
        2.4.1 超声条件对稻草粗提取物的影响第32-34页
        2.4.2 不同滴加方式对纳米银粒径的影响第34-39页
        2.4.3 稻草用量对纳米银粒径的影响第39-40页
        2.4.4 水浴反应条件对纳米银粒径的影响第40-41页
        2.4.5 纳米银颗粒制备的最佳实验条件第41-42页
        2.4.6 稻草制备纳米银颗粒的表征分析第42-46页
    2.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三章 UV光固化纳米银导电油墨的配制及其性能研究第48-60页
    3.1 前言第48-49页
    3.2 实验仪器及材料第49页
        3.2.1 实验材料第49页
        3.2.2 实验仪器第49页
    3.3 UV光固化纳米银导电油墨的配制方法第49-50页
    3.4 实验材料及各组分量比的选择第50-52页
        3.4.1 活性稀释剂的选择第50-51页
        3.4.2 光固化树脂的选择第51页
        3.4.3 光引发剂的选择第51-52页
        3.4.4 导电油墨中各组分量比的选择第52页
    3.5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52-58页
        3.5.1 光引发剂的选择与配方实验第52-56页
        3.5.2 纳米银粉颗粒固含量对油墨导电性的影响第56-58页
    3.6 UV型纳米银导电油墨的最终配方第58-59页
    3.7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UV光固化纳米银导电油墨在RFID上的应用第60-74页
    4.1 前言第60-61页
    4.2 实验仪器及药品第61-62页
        4.2.1 实验材料第61页
        4.2.2 实验仪器第61-62页
    4.3 试验步骤第62-67页
        4.3.1 无源RFID的路线设计第63-64页
        4.3.2 UV型纳米银导电油墨的配制第64页
        4.3.3 喷墨印刷流程第64-66页
        4.3.4 UV光固化时间对导电天线性能的实验第66-67页
        4.3.5 印刷厚度对导电天线性能的实验第67页
    4.4 实验的结果与讨论第67-73页
        4.4.1 UV光固化时间对导电天线性能的实验第68-71页
        4.4.2 叠印次数对导电天线性能的影响第71-73页
    4.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创新之处第74-75页
    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附件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基于吉安市小学的调查
下一篇:BIM技术在上海市某住宅项目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