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1.1 盐生植物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1.1.1 盐生植物的分类 | 第12页 |
1.1.2 泌盐盐生植物盐腺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1.2 两种信号分子对植物盐腺泌盐的影响 | 第17-19页 |
1.2.1 Ca~(2+)在调控植物泌盐活动以及植物耐盐性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1.2.2 NO在调控植物抗逆性以及盐腺泌盐中的作用 | 第18-19页 |
1.3 长叶红砂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3.1 长叶红砂生物学特征及生理方面研究 | 第19-20页 |
1.3.2 长叶红砂耐盐机理研究 | 第20-21页 |
1.4 研究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长叶红砂盐腺泌盐相关基因的筛选 | 第23-3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3页 |
2.1.2 主要化学试剂 | 第23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2.2.1 植物室内培养及胁迫处理方式 | 第23-24页 |
2.2.2 长叶红砂叶片RNA的提取 | 第24-25页 |
2.2.3 小规模表达基因芯片的设计与定制 | 第25页 |
2.2.4 基因芯片结果验证 | 第25-26页 |
2.3 结果分析 | 第26-34页 |
2.3.1 用于与基因芯片杂交的长叶红砂叶片总RNA提取 | 第26-27页 |
2.3.2 基于基因芯片的长叶红砂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第27-29页 |
2.3.3 筛选盐处理下长叶红砂盐腺泌盐相关基因 | 第29-33页 |
2.3.4 基因芯片结果的验证 | 第33-34页 |
2.4 讨论 | 第34-37页 |
第三章 膜泡运输及离子转运蛋白抑制剂对盐腺泌盐速率的影响 | 第37-46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37页 |
3.1.2 主要化学试剂 | 第37页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3.2.1 植物室内培养及胁迫处理 | 第37-38页 |
3.2.2 抑制剂处理下长叶红砂盐腺的泌盐速率 | 第38页 |
3.3 结果分析 | 第38-44页 |
3.3.1 NaCl对长叶红砂盐腺Na~+和K~+分泌速率的影响 | 第38-40页 |
3.3.2 BFA对长叶红砂盐腺Na~+和K~+分泌速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3 离子转运蛋白抑制剂对长叶红砂盐腺Na~+和K~+分泌速率的影响 | 第41-43页 |
3.3.4 四种抑制剂对长叶红砂盐腺分泌H~+的影响 | 第43-44页 |
3.4 讨论 | 第44-46页 |
第四章 NO和Ca~(2+)对长叶红砂盐腺泌盐及耐盐性的影响 | 第46-68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4.1.1 植物材料 | 第46页 |
4.1.2 主要化学试剂 | 第46页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6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6-52页 |
4.2.1 植物室内培养及胁迫处理 | 第46-47页 |
4.2.2 NO和Ca~(2+)对长叶红砂盐腺泌盐速率影响 | 第47页 |
4.2.3 NO和Ca~(2+)对长叶红砂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47-51页 |
4.2.4 SNP与CaCl_2对长叶红砂盐腺泌盐相关基因和抗逆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2-63页 |
4.3.1 NO对长叶红砂盐腺分泌的影响 | 第52-54页 |
4.3.2 NO对长叶红砂耐盐性的影响 | 第54-56页 |
4.3.3 NO对长叶红砂中抗逆及盐腺分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6-57页 |
4.3.4 Ca~(2+)对盐腺分泌的影响 | 第57-59页 |
4.3.5 Ca~(2+)对长叶红砂耐盐性的影响 | 第59-62页 |
4.3.6 Ca~(2+)对长叶红砂抗逆及盐腺分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2-63页 |
4.4 讨论 | 第63-68页 |
4.4.1 NO对长叶红砂盐腺泌盐及耐盐性的影响 | 第63-65页 |
4.4.2 Ca~(2+)对长叶红砂盐腺泌盐及耐盐性的影响 | 第65-6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