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道德教育论文

论德育共同体的建构及其走向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1-22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第13-19页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第19-21页
    1.4 研究新意与难点第21-22页
2 德育共同体概念界说第22-30页
    2.1 德育共同体引介——基于现实的道德困境第22-24页
    2.2 一般“共同体”概念厘界第24-28页
    2.3 从“教育共同体”到“德育共同体”第28-30页
3 德育共同体建构的内容第30-37页
    3.1 德育共同体建构的诸要素第30-32页
    3.2 德育共同体与其成员的关系第32-37页
4 德育共同体建构的意蕴第37-40页
    4.1 针对20世纪道德教育误区的矫正第37-38页
    4.2 实现个人德育的教化第38页
    4.3 唤醒个人主体意识第38-39页
    4.4 构建公共善的道德共同体第39-40页
5 德育共同体建构类型第40-46页
    5.1 家庭作为德育共同体第40-42页
    5.2 学校作为德育共同体第42-43页
    5.3 社会作为德育共同体第43-44页
    5.4 国家作为德育共同体第44-46页
6 回归生活世界:德育共同体建构的走向第46-62页
    6.1 德育共同体走向生活世界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第46-51页
    6.2 德育共同体走向生活世界的注意要点第51-52页
    6.3 走向生活世界的路径选择第52-60页
    6.4 德育共同体走向生活世界:以道德教育的主体参入和“交互主体性”为视角第60-62页
7 结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作者简历第67-69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市县行政区划改革路径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视角
下一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