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永磁同步电机发展现状 | 第10-17页 |
1.3 永磁同步电机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1.3.1 等效磁路法 | 第18-19页 |
1.3.2 有限元法 | 第19-21页 |
1.3.3 解析法 | 第21-24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考虑齿槽效应的永磁同步电机磁场建模与分析 | 第26-41页 |
2.1 考虑齿槽效应的气隙磁路模型 | 第26-29页 |
2.2 永磁同步电机磁场简化解析模型 | 第29-35页 |
2.2.1 单极永磁同步电机磁场模型 | 第29-33页 |
2.2.2 剩余磁化强度分布函数 | 第33页 |
2.2.3 考虑磁极分布的磁场解析模型 | 第33-35页 |
2.3 永磁同步电机磁场解析模型验证 | 第35-37页 |
2.4 齿槽效应对永磁同步电机磁场分布影响分析 | 第37-4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含辅助槽的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建模与分析 | 第41-63页 |
3.1 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 | 第41-44页 |
3.1.1 齿槽转矩产生机理 | 第41-42页 |
3.1.2 齿槽转矩抑制方法 | 第42-44页 |
3.2 永磁同步电机气隙磁场与齿槽转矩解析建模 | 第44-51页 |
3.2.1 含辅助槽的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第45-49页 |
3.2.2 气隙磁场解析模型 | 第49-51页 |
3.2.3 齿槽转矩解析模型 | 第51页 |
3.3 永磁同步电机气隙磁场与齿槽转矩解析模型验证 | 第51-54页 |
3.4 辅助槽参数对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影响分析 | 第54-6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含不等厚磁极的永磁同步电机建模与磁极优化设计 | 第63-79页 |
4.1 永磁同步电机气隙磁场与电磁性能解析建模 | 第63-68页 |
4.1.1 不等厚磁极结构离散数学模型 | 第63-65页 |
4.1.2 气隙磁场解析模型 | 第65-68页 |
4.1.3 电磁性能解析模型 | 第68页 |
4.2 永磁同步电机气隙磁场与电磁性能解析模型验证 | 第68-72页 |
4.3 磁极参数对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性能影响分析 | 第72-74页 |
4.4 永磁同步电机磁极优化设计 | 第74-78页 |
4.4.1 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74-76页 |
4.4.2 多目标优化模型建立 | 第76-77页 |
4.4.3 磁极优化结果分析 | 第77-7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 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机设计 | 第79-100页 |
5.1 永磁同步电机基本参数与结构确定 | 第79-86页 |
5.1.1 极槽匹配设计 | 第80页 |
5.1.2 转子磁极结构设计 | 第80-81页 |
5.1.3 定子绕组与铁心设计 | 第81-84页 |
5.1.4 电机材料选取 | 第84-86页 |
5.2 永磁同步电机电磁参数设计 | 第86-95页 |
5.2.1 设计步骤与实现方法 | 第86-93页 |
5.2.2 设计方案与有限元分析 | 第93-95页 |
5.3 永磁同步电机机械结构设计 | 第95-96页 |
5.4 永磁同步电机实验测试 | 第96-9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0-103页 |
附录 | 第103-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7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