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26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 第13-17页 |
1.3 生物质灰带来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1.4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2 生物质中无机矿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的存在形式及演变规律 | 第26-50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实验样品 | 第27页 |
2.3 生物质灰成分的表示方法 | 第27-31页 |
2.4 温度对生物质灰的组分及分布的影响 | 第31-39页 |
2.5 生物质中无机矿物质热转化过程中演变机制的热动力学模拟 | 第39-42页 |
2.6 生物质灰中主要成分的水溶特性 | 第42-4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3 生物质灰的熔融特性及评价 | 第50-71页 |
3.1 引言 | 第50-51页 |
3.2 实验样品及实验方法 | 第51-54页 |
3.3 灰熔点测试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3.4 灰结渣特性指标 | 第57-58页 |
3.5 无机矿物质灰的相图分析 | 第58-62页 |
3.6 生物质灰密度演变特性 | 第62-65页 |
3.7 生物质灰微观形貌及粒径分析 | 第65-70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4 生物质中无机矿物质在不同反应氛围和压力下的转化规律 | 第71-81页 |
4.1 引言 | 第71页 |
4.2 实验样品及实验方法 | 第71-72页 |
4.3 不同反应气氛下无机矿物质的转化规律 | 第72-77页 |
4.4 压力对生物质灰热转化特性的影响 | 第77-7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5 生物质灰的组成对其转化和熔融特性的影响和关联 | 第81-101页 |
5.1 引言 | 第81-82页 |
5.2 实验样品及方法 | 第82-83页 |
5.3 钾盐对生物质灰转化及熔融特性的影响 | 第83-90页 |
5.4 CaCO_3对生物质灰转化及熔融特性的影响 | 第90-94页 |
5.5 Al_2O_3对生物质灰转化及熔融特性的影响 | 第94-97页 |
5.6 不同金属化合物对灰熔融特性的影响机制 | 第97-9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6 生物质灰对热解和气化的催化特性 | 第101-116页 |
6.1 引言 | 第101页 |
6.2 实验样品及方法 | 第101-102页 |
6.3 生物质灰对热解的催化特性 | 第102-107页 |
6.4 生物质灰对生物质热解焦气化的催化特性 | 第107-110页 |
6.5 生物质灰循环利用催化气化系统 | 第110-114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16-122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116-120页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20-121页 |
7.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121-122页 |
致谢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6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6-138页 |
附录2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38-139页 |
附录3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荣誉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