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

基于事件相关电位的跨个体脑—机接口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1.1 脑-机接口概述第9-12页
        1.1.1 脑-机接口的定义及分类第9-10页
        1.1.2 脑-机接口的结构及原理第10-11页
        1.1.3 脑-机接口的研究意义第11页
        1.1.4 脑-机接口面临的挑战第11-12页
    1.2 跨个体通用脑-机接口第12-14页
        1.2.1 跨个体通用脑-机接口的概念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2 跨个体通用脑-机接口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脑-机接口拼写器第14-17页
        1.3.1 基于P300的BCI拼写器第14-15页
        1.3.2 基于SSVEP的BCI拼写器第15-16页
        1.3.3 基于想象动作的BCI拼写器第16-17页
    1.4 事件相关电位与P300信号第17-19页
        1.4.1 事件相关电位基础第17-18页
        1.4.2 P300信号第18-19页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9-22页
第二章 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第22-37页
    2.1 实验设计方案第22-28页
        2.1.1 离线实验设计第22-25页
        2.1.2 在线实验设计第25-28页
    2.2 数据处理第28-37页
        2.2.1 预处理第29页
        2.2.2 特征提取第29-31页
        2.2.3 分类识别第31-37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7-51页
    3.1 跨个体识别效果的离线分析第37-41页
    3.2 跨个体识别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1-48页
    3.3 跨个体识别的在线验证结果及分析第48-51页
第四章 不同刺激范式下跨个体通用模型效果检验第51-59页
    4.1 公开数据集第51-54页
        4.1.1 实验范式和数据介绍第51-52页
        4.1.2 个体模型和通用模型的测试结果第52-54页
    4.2 三维编码speller刺激范式第54-59页
        4.2.1 刺激界面和编码方式第54-56页
        4.2.2 实验任务和数据结构第56-57页
        4.2.3 个体模型和通用模型测试结果第57-5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2页
    5.1 本文工作总结第59-60页
    5.2 未来研究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滦河潘家口水库控制流域干旱等级预测研究
下一篇: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源可培养细菌的鉴定及抑真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