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 1.1.1 平衡机制造企业新产品开发特点 | 第8-9页 |
| 1.1.2 SSM BDS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9-10页 |
| 1.2. 项目质量策划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0-12页 |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2-13页 |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3页 |
| 1.5. 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平衡机产品开发特点及项目质量策划基本内容 | 第15-21页 |
| 2.1 项目质量管理的特征 | 第15页 |
| 2.2 项目质量策划概述 | 第15-16页 |
| 2.2.1 项目质量策划的含义与作用 | 第15-16页 |
| 2.2.2 项目质量策划的程序 | 第16页 |
| 2.3 项目质量策划工具和质量控制方法 | 第16-19页 |
| 2.3.1 质量功能展开(QFD)介绍 | 第16-18页 |
| 2.3.2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介绍 | 第18-19页 |
| 2.4 VDA 6.4 关于项目质量策划的要求 | 第19-20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SSM平衡机新产品开发的现状分析 | 第21-38页 |
| 3.1 平衡工艺及设备概述 | 第21-24页 |
| 3.2 平衡机产品开发特点 | 第24-25页 |
| 3.3 SSM的业务管理特点与组织结构 | 第25-27页 |
| 3.3.1 SSM业务管理特点 | 第25-26页 |
| 3.3.2 SSM的组织结构 | 第26-27页 |
| 3.4 平衡机项目管理现状 | 第27-30页 |
| 3.5 平衡机新产品开发阶段质量策划系统分析 | 第30-35页 |
| 3.5.1 现行的新产品设计、开发流程 | 第30页 |
| 3.5.2 分析评价 | 第30-35页 |
| 3.6 特点、问题、对策 | 第35-37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构建平衡机项目质量策划实施系统 | 第38-51页 |
| 4.1 构建原则 | 第38-39页 |
| 4.1.1 构建目标和内容 | 第38-39页 |
| 4.1.2 项目类型的划分 | 第39页 |
| 4.2 项目阶段的划分 | 第39-44页 |
| 4.2.1 项目阶段划分和里程碑设置 | 第39-40页 |
| 4.2.2 项目阶段定义 | 第40-44页 |
| 4.3 平衡机新产品开发阶段的质量策划流程 | 第44-50页 |
| 4.3.1 平衡机新产品开发阶段的质量管理权责 | 第44-45页 |
| 4.3.2 新产品开发的质量策划各阶段流程及工作规范 | 第45-5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Distec盘类零件经济型动平衡机 开发阶段的项目质量策划应用实例 | 第51-67页 |
| 5.1 Distec盘类零件经济型动平衡机项目简介 | 第51页 |
| 5.2 机会评估阶段 | 第51-52页 |
| 5.3 项目策划阶段 | 第52-58页 |
| 5.3.1 需求信息收集和评审 | 第53页 |
| 5.3.2 项目团队建立 | 第53-54页 |
| 5.3.3 相关项目的历史数据分析 | 第54-55页 |
| 5.3.4 QFD在方案开发中的应用 | 第55-58页 |
| 5.3.5 项目进度计划 | 第58页 |
| 5.4 模块和整机开发 | 第58-63页 |
| 5.4.1 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DFMEA)的应用 | 第58-62页 |
| 5.4.2 设计评审 | 第62-63页 |
| 5.5 阶段评审的实施 | 第63-64页 |
| 5.6 平衡机产品开发项目质量策划系统的效果评估 | 第64-66页 |
| 5.7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 6.1 全文研究内容总结 | 第67-68页 |
| 6.1.1 研究工作 | 第67-68页 |
| 6.1.2 研究成果 | 第68页 |
| 6.2 下一步研究展望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 附录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6页 |